二十四脉,医学术语,是指常见的二十四种脉象,《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形状。《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
《脉经》,西晋王叔和著。全书10卷,共97篇。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收集了汉以前关于脉学理论的大量资料,具体描述每种脉的特征及变化,列述四时脏腑和多种杂病、妇儿病脉候,将脉、证、治有机结合,促进了诊脉在医学中的应用。(本书在我社电子书出版范围之内) ...
脉经 王叔和著 晋朝四诊类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编著,撰年不详。是我国现存医学史上第一部与医学有关的书籍,在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脉经》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展开∨...
《脉经》,西晋王叔和著。全书10卷,共97篇。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收集了汉以前关于脉学理论的大量资料,具体描述每种脉的特征及变化,列述四时脏腑和多种杂病、妇儿病脉候,将脉、证、治有机结合,促进了诊脉在医学中的应用。(本书在我社电子书出版范围之内)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20-12-01...
《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共10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本次整理以叶氏广勤堂影元刻本为底本,参照...
医以为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快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脉经》(全本) ...
晋朝 脉经 王叔和 著 大 中 小 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手下无,两旁有)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数脉,去来促急。(...
《脉经》是2018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
而提到脉学,不得不提的就是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这部著作不仅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更是对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脉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部经典之作,探寻其中的奥秘。二、书籍概述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内容涵盖了脉学的各个方面。王叔和在书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