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编码调制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记录媒体之一的CD,80年代初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脉码调制的音频格式也被DVD-A所采用,它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1999年由DVD讨论会发布和推出的。 脉冲编码调制的比特数,从14-bit发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采样频率从44.1kHz发展到192kHz。P...
脉码调制 词语解释 “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简称PCM)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脉码调制的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的振幅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号以某种方式编码,以便在传输中保持信息的完整性。脉码调制的过程可以分为...
调制阶段和3. 解调阶段。 脉码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脉码调制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编码阶段: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脉冲[4]码(脉码)。脉码可以是单极性(例如,非归零码)、双极性(例如,归零码)或多级(例如,曼彻斯特编码[5])的。 调制阶段:将脉冲码转换为模拟信号。调制的...
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直接二进制编码(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DPCM)、调制码(Delta Modulation,DM)和PAM(脉冲幅度调制)等。 脉冲编码调制的应用 脉冲编码调制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等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电话通信 脉冲编码调制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电话通信系统中。通过PCM,模拟信号可以转换...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是指具有自适应预测和量化功能的差分脉码调制。其量化器的量化级(阶距)能随信号值变化作自适应调整,以提高量化信噪比;同时其预测器的预测系数能随信号统计特性的变化作自适应调整,以减小预测误差,降低传输误码率。CCITTG.721建议规定了64kb/s和32kb/sADPCM的国际标准。每样值8b的64kb/s话音...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脉冲编码调制(PCM)基本原理详解 圆香芹 发布时间:6分钟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因此,如果在特定的采样瞬间,信号幅度是3.2伏,它不会像脉冲幅度调制(PAM)那样以3.2伏脉冲发送;相反,如果3伏是最接近的标准幅度,它将以数字3的形式发送。因此,如果信号范围被划分为28个电平,它将作为0000011发送,这种编码波形如图3.12所示。这种方案在PCM中被称为量化过程,如图3.12所示,其中每个码组选择的标准电平数...
2、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原理 在发送端,对输入的模拟信号m(t)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编码后的PCM信号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序列,传输方式可采用数字基带传输,或者载波调制后的带通传输。在接收端,PCM信号经译码后还原为含误差的量化值序列,再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可获得重建的模拟信号m(t)3、自然二进制码和...
脉码调制技术的三个步骤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具体过程如下: 抽样:抽样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的过程,目的是将时间上连续的信号转换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这些离散信号(抽样值)在幅度上仍然保持连续,但它们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抽样的频率选择非常关键,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准确重建原始模拟信号,抽样频率必须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