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所双亡”是一个源自佛法的成语,意思是指“能”和“所”这两个相互依存的事物或个体同时毁灭或消失。 能所双亡的来源与定义: “能”通常指的是能观的心,即认知的主体。 “所”则指的是被观察的对象,即认知的客体。 “双亡”表示这两个相互依存的事物或个体同时毁灭或消失。 在佛法中的意义: “能所...
能所双亡的解析 一、定义与背景 “能所双亡”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于佛教对于“能”(主体)和“所”(客体)的深刻洞察。在佛教看来,“能”指的是产生认识活动的主体,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则是指被认识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当修行者达到某种境界时,会体验到...
3、能所双亡 以上的能存所亡、心境合一,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能所双亡」。而真正「能所双亡」其实...
含义不同,层次不同。1、含义不同:能所双亡是指主体和客体都不存在,或者说主体和客体的界限消失了,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而大彻大悟则是指彻底觉悟,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束缚。2、层次不同:能所双亡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而大彻大悟则是一种更加彻底的觉悟,超越了个人的...
这个“能所双亡”是指只有能观的智慧存在,所观的境界什么都没有,这个叫“能所双亡“啊?这个应该叫【能存在所自己亡】吧?这一点逻辑都没有,能观的智慧是空的,所观的境界也是空的,凭什么大家都是空的,智慧就是存在的,境界就是没有的?这个能叫平等无分别啊?你这说的是哪门子的佛法? 送TA礼物 1楼202...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从这里可以看到,能所基本可以定义为主客,主体/客体,或者主动/被动。2、能所双亡,可释为“能”与“所”皆空——所生的,空无实体、能生的,也空无实体,证得“空性”后即破“我法二执”。即已不执著能缘的相和所缘的相,是已进入三轮体空的境界了。
既然如此,干脆就不要起能观的这念心就好了。“无咎无法,不生不心”,只要起了能观的这个心念,就是有生,有生就有心;“不生不心”,不起能观的这个心念,一心宴然不动,就是一个绝对的境界。修行,就是一个心、一个境。心和境是相对的,没有心,就没有境;无心无境是绝对的、心之体,有心有境...
能所双亡出自金刚经。能所双亡出自金刚经,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金刚经中有一句话,金刚经新注一曰:‘般若妙理亡能所,绝待对’。能所双亡,可释为“能”与“所”皆空——所生的,缘聚无自性、能生的,也无寻其体。“
师父说我们二六时中要观照自我,断习气,方便为修行。那在观照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有能所的,有能所还是一个意识心。现在我们还做不到当体即空,还达不到那个水准的时候,那我们是不是按照这个微密观照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就能够达到能所双亡? 答:我告诉你,当一个人还没有达到终点的时候,统统叫做过程。而这个过程非...
能所双亡"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两个相互依存的事物或个体同时毁灭或崩溃。其中,“能所”指的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事物或个体,而“双亡”表示它们同时毁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或个体的命运紧密相连,如果其中一个遭受破坏或失败,另一个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而崩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