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山寺坐落在胶山西坡,始建于梁太清初年,至今已有1450年的悠久历史。这里原本是萧庄,梁萧侍郎(姓名不详)的故宅,宅内有一泉,侍郎以此泉涤砚,得名“涤砚池”。梁天监六年(507年),舍宅建佛寺,取名胶山寺,太清年间更名为“胶山弥勒寺”。隋大业五年(609年)重建。寺内有窦乳泉、香花桥、萧卿墓等景点。碎石坞...
这种文化的交融与和谐共处,使得胶山寺更显得生机勃勃,魅力四溢。如今,胶山寺已成为无锡地区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探访。为了确保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与传承,无锡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已经对胶山寺进行了多次精心的修缮与扩建工作。如今,胶山寺不仅设施完备,服务周到,...
李纲遂于后绍兴元年奏请朝廷,将奉先世祀改赐胶山寺,并改额书篆为“崇亲报德禅院”。 宋咸淳四年(1268)《咸淳毗陵志》:“崇亲报德禅寺在胶山,梁大清初建名弥勒,隋大业五年重创,至道中更名兴化,绍兴间李丞相纲请为坟刹改今额。”元至正《无锡志》:“兴化寺,在州东胶山上,世称为胶山寺,创于梁太清之初,...
无锡市的胶山寺坐落在张泾、安镇和查桥三镇的交汇点,坐落在胶山的秀美风光之中。胶山蜿蜒延伸,东西长度达到3公里,占地面积广阔,足有15平方公里,其中主峰高126米,显得威严而壮丽。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刹,早在宋代时期就享有盛名,当时的名称为“崇亲报德禅院”。它源于一段故事,是李纲为表达对朝廷的...
在胶山寺看不到这样的红尘,取而代之的是“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生台是寺院施舍饭食供禽虫啄食的台案。胶山寺僧众乐善好施,寺里设有施舍鸟食的生台。讲座是供寺院法师讲经说法的台座,高高的讲座有白云在周边缭绕,比喻极高,也可以理解为讲座高不可攀,只有有佛学造诣的高僧才有资格登上讲座授道。“...
胶山寺,坐落在胶山西山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梁太清初年,已有超过1450年的悠久历史。原为萧庄,梁萧侍郎的故宅内有一泉,因其侍郎常以此泉洗涤砚台,故名为"涤砚池",宋天圣年间,邑令苏绅在此建有砚水亭。在梁天监六年,侍郎舍宅为佛寺,命名为胶山寺,太清年间又改称为"胶山弥勒寺"。隋朝大业...
胶山寺胶山寺位于无锡张泾、安镇、查桥三镇交界处的胶山。占地15平方公里,始建于梁太清初年,距今已有1450年历史,隋大业五年(609)重建。现又重建。 http://t.cn/R2WxpQa
胶山、胶山寺、洞虚观、安国洞、安国墓 579 116 99 361 发布时间:2022-04-09 21:54 难拥有ℤ📷 ... 石像生只剩一对马可惜了 记得还有其他 还有只大乌龟也是残损的 2年前 7 分享 回复 展开2条回复 梁溪小阿姨 ... 很详细了 2年前 5
胶山寺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苏绅jiāo shān sì胶山寺qū mǎ kuǎn chán fēi,sōng fēng lěng fú yī。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 hóng chén bú dào chù,qīng zhàng cǐ wàng guī。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 niǎo wàng shēng tái xià,yún qīn jiǎng z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