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英文名:Chinese sucker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胭脂鱼科在中国的代表。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富...
野生胭脂鱼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自然是禁止一切捕捞、垂钓、买卖、食用等行为的,因此我们在户外无意钓上野生胭脂鱼时,往往都会选择将其放生。不过野生胭脂鱼出现数量激增的情况,还是从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出现的,尤其是到了长江禁渔的第四年,也就是2024,我们可以发现各地不少钓鱼人都开始频繁钓上胭脂鱼。2024年9...
胭脂鱼是底栖性鱼类,和所有吸口鲤科鱼类一样对食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只要它们的嘴能吸进去的,给什么都吃。它们的生长较快,所以只要鱼缸的水体够大,饲料足够充足,等它们的身体长到5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名副其实的“胭脂鱼”了。 人工养殖 1、池塘条件:除肥水塘和旱涝不...
胭脂鱼俗称紫扁鱼、玉环鱼、黄排、木叶盘、火烧鳊、红鱼。胭脂鱼的体色随其发育生长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25毫米以下)体呈灰白色;幼鱼阶段(体长30-80毫米)体呈褐色,体侧各有3条褐黑色横条纹,鳍呈淡红色,并杂有黑斑点。成熟个体的体为胭脂红色,体中线各有一猩红纵条,各鳍均淡红色。
长江胭脂鱼是仅存于我国长江之中的鱼,是当今国际名贵观赏鱼,1989年3月在新加坡国际观赏鱼博览会上获银奖,引起了国际观赏鱼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同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布胭脂鱼为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长江胭脂鱼又名火烧鳊,世代栖息于长江之中,其体型从小到大有一变态过程。幼鱼头小、侧扁,背鳍发达,体色呈桃...
大口牛胭脂鱼(学名:Ictiobus Cyprinellus)是胭脂鱼科、牛胭脂鱼属鱼类。体纺锤形,侧扁。头宽而钝。口端位,口裂较大,无须。眼较大。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两侧。 鳃孔较大,鳃膜不与颊部相连,有4对全锶,第5对锶弓退化。体表被有覆瓦状鳞片,具光洚。背部褐绿色,至腹部颜色逐渐变浅。腹部无腹棱。侧线...
胭脂鱼,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隶属于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这种鱼在民间有着多个俗称,如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和粉排等。胭脂鱼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长江上游地区,它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亚口鱼科是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胭脂鱼一高配鲤鱼会成活化石,然而这些留守故土的亚口鱼似乎难以与旧大陆的鲤科鱼类抗衡,当北美的亚口鱼类遍地开花,东亚的亚口鱼却后劲不足,在胭脂鱼亚科起源6300万年后,亚欧大陆只有两种亚口鱼,一种是胭脂鱼,另一种则是亚口鱼亚科的真亚口鱼(Catostomus catostomus),然而真亚口鱼并非东亚特有,它...
胭脂鱼(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属于鲤形目吸口鲤科(或称亚口鱼科),生长于长江水系。其体型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体形别致,色彩绚丽,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