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庐陵五忠一节之一,虽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大名臣,但较之这三位,胡铨的出名更多是因为他的公正直言,在三十六岁时不惧权威直谏乞斩秦桧一派,声震朝纲,但还是被秦桧赶出了朝廷,最后一路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崖城),...
胡铨的—生是忠诚的、正直的、爱国的—生,正如他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胡铨被流放23年,但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爱国之情长存,不愧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事迹和精神当与岳飞、文天祥一样,永垂青史。为了纪念胡铨,人们把他...
胡铨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是第一个公开喊出要斩杀秦桧的书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胡铨的生平事迹,探讨他在南宋政治和文学领域的影响,以及他为抗金战争做出的贡献。特别是他的抗金事迹,以及在海南岛抵御金军的英勇表现,展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抗争精神的。胡铨是谁?胡铨,字守节,号鲤石,...
胡铨字邦衡,吉州庐陵人,世代不仕,耕读为生。建炎二年(1128年)是个兵火连天的年份,当年高宗在扬州开科举。礼部侍郎张浚慧眼识珠,赞赏胡铨耿介嫉恶的个性,把他擢为首名。当年殿试题目是“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初出茅庐的胡铨一篇煌煌万言的殿试策论,锋芒直指高宗与宰相黄潜善、汪伯彦。汤、武顺从民众而...
“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这是胡铨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的两句,折射出其一生不变的忠义之心,也因此使他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抗金名将张浚曾说:“秦太师(秦桧)专柄二十年,只成就得一个胡邦衡。” 为了让子孙后代遵家规...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政治打击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方式。这首词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辛未年,公元1151年)九月十五日,此时正值秋季,月亮圆满,而胡铨则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在南方已达十三年之久。开头两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
【朱虹 风间:南宋傲骨胡铨】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庐陵五忠一节之一,虽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大名臣,但较之这三位,胡铨的出名更多是因为他的公正直言,在三十六岁时不惧权威直谏乞斩秦桧一派,声震朝纲,但还是被秦桧赶出了朝廷,最后一路流放到...
胡铨百科名片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胡铨人物生平胡铨生于国家多事之秋,建炎二年(1128)中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绍兴五年(1胡铨像135),升任枢密院编修官。当时,朝中就金国入侵战...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中国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南宋四大名臣之一。胡铨于1128年,中进士,授文林郎、抚州军事判官。1135年,授枢密院编修官。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上疏力斥和议,乞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