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科(学名:Vespidae)是膜翅目胡蜂总科下的一个大科,其下有将近五千种生物,既有群居的蜂;也有独居的蜂。其下的多种生物都是花粉的传播者。 1.分类史 关于胡蜂科的分类体系,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De Saussure 1852年首次将胡蜂分为3族,即蜾蠃族Eumenini、胡蜂族Vespini和马萨胡蜂族Masarini;1902年Ashm...
尽管植食胡蜂科昆虫的蜇痛不如其他胡蜂科昆虫那样剧烈,但仍然需要小心对待。 现在,它下面只有一个属:植食胡蜂属(Masaris),该属包括12个物种,这些物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在过去,该科曾归属于单翅目(Strepsiptera)或胡蜂总科(Vespoidea)等不同的分类单元中,但现在已被纳入膜翅总目的胡蜂总科(Vespoidea)中,它...
胡蜂科(学名:Vespidae)是膜翅目胡蜂总科下的一个大科,其下有将近五千种生物,既有群居的蜂;也有独居的蜂。其下的多种生物都是花粉的传播者。 1.分类史 关于胡蜂科的分类体系,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De Saussure 1852年首次将胡蜂分为3族,即蜾蠃族Eumenini、胡蜂族Vespini和马萨胡蜂族Masarini;1902年Ashm...
胡蜂总科 蛛蜂科 蛛蜂科(学名:Pompilidae)是膜翅目下的一个科。 1.外形特征 体黑、深蓝或红褐色,有金属光泽和鲜明的淡色斑纹。触角卷曲,雄13节,雌12节。前胸背板伸达肩板,中胸侧板有l横缝。足细长,多刺,后足腿节多长过腹部,胫节有2距,爪简单。翅透明,多皇红、黄或褐色,翅脉不伸达外缘。前翅具1个缘...
胡蜂总科 蛛蜂科 蛛蜂科(学名:Pompilidae)是膜翅目下的一个科。 1.外形特征 体黑、深蓝或红褐色,有金属光泽和鲜明的淡色斑纹。触角卷曲,雄13节,雌12节。前胸背板伸达肩板,中胸侧板有l横缝。足细长,多刺,后足腿节多长过腹部,胫节有2距,爪简单。翅透明,多皇红、黄或褐色,翅脉不伸达外缘。前翅具1个缘...
胡蜂总科—蜾蠃科(下):方蜾蠃 6.方蜾蠃 方蜾蠃(学名:Eumenesquadratus),蜾蠃科蜾蠃属的一种昆虫。头部正面观宽大于高,但窄于胸部宽。 (1)形态特征雌蜂 额部呈黑色,两触角窝之间隆起处为1黄斑,额沟不明显,两复眼内缘,由唇基上端开始,至复眼上部1/3~1/4的明显凹陷内,有1窄条状黄斑,额部密布粗糙刻点,颅...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三十册·膜翅目胡蜂总科》是1985年4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我国胡蜂重要的有经济意义的种和常见种150种,分属于胡蜂总科的7个科。主要内容有生活习性、经济意义、防治方法、人工饲养和放蜂、形态特征及分类等。每种有形态特征描述及国内、外分布。各分类单元附有检索表,书...
收稿日期: 1996- 12- 18中国狭腹胡蜂 (膜翅目: 胡蜂总科 )董大志(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 650223)大冢公雄(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日本 101)【摘要】文章综述了中国狭腹胡蜂 4属 11种。其中包括 5个国内新记录和 1新属 2新种 ,并订正了 2种狭腹胡蜂为同物异名: Stenogaster scitula ( Bingham)...
当气温上升到12~13℃时,胡蜂开始活跃起来,16~18℃的时段是它们建造巢穴的高峰期。秋季,当气温降至6~10℃时,胡蜂会进入冬眠状态。在春季,尤其是在中午高温时,胡蜂的活动最为频繁。然而,夏季中午的酷热常常使它们暂停活动,晚间则会归巢休息。胡蜂喜欢光照,只有当风力超过3级时,它们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