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五华县安流镇洑溪村人。1925年4月,洑溪乡成立农民协会和自卫军,他被选为乡农民自卫军队长。6月,在第一次东征军回师广州讨伐刘(震寰)、杨(希闵)叛乱之际,军阀陈炯明部华振中旅复占五华,到处摧残农会。敌军进驻安流时,勾结反动区长郭洪恩,催收田亩捐税,并把安流区(七区)农会长胡汉奇、古...
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是两个时期,尽管这两个时期在时间上延续,但性质上已经完全不同了。十六国时期胡汉矛盾尖锐,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仇杀与融合,以及北魏历代皇帝的汉化推动,胡汉之间已经是深度融合,难分彼此了。再加上北朝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南朝却内斗倾轧,日益腐朽,天命正统就从南朝转移...
胡汉分治始于匈奴汉国后期,被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普遍采用。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后,实行单于台分管胡人、皇帝分管汉人的政策,单于台是专门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刘聪继位后,进一步健全胡汉分治制度以儿子刘粲为大单于,设置左、右辅,各管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氏等六夷部落10万落(一落相当于一户),每万落...
这些汉族士人积极协助胡族统治者建立、完善各种典章制度,不仅稳定了十六国各政权的政治秩序,也大大促进了胡汉之间界限的淡化。 “五胡”政权华夏化的又一个重要体现,是接受、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成果。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普遍以汉、晋王朝的政治制度为本,建立起三公(诸公)制度、...
其实在今天看来十分复杂的胡汉问题,对于当时生活在北方尤其是胡汉杂居之地的普通百姓来说,都不成为一个问题。他们不像读书人那样有什么“夷夏之防”,许多“胡人”仅凭外表来看也很难分辨出是汉人还是其他民族,况且他们多年与这些游牧民族打交道,也早就习惯了他们的存在。除“五胡乱华”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屠杀...
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按胡汉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胡人为主的阶段。胡人第一,胡人欺负汉人 刘渊是个匈奴人,自认为是汉朝和亲的公主与匈奴人所生的后代,是汉朝的外甥。他认为晋朝窃取了大汉的天下,外甥要替汉朝报仇,他向刘备学习,要兴复汉室。刘渊深受汉文化影响,也认同汉文化,建立刘汉后,...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中这样描述:从艺术渊源上说,石人雕像有着自身发展阶段,它源于岩画、鹿石的平面凿刻,也源于铜石器具的浮雕。草原石人是附属于墓葬的文物,它与墓葬一起构成葬俗文化,不管是石人石碓墓,还是方土石碓石人墓、石棺组石人墓,亦或是家族墓地和个人墓地,都有着值得重视的基本规律。葛承雍...
胡汉历史问题不仅是欧亚大陆上民族史、边疆史、文化史、语言史的前沿研究,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与域外周边国家以及西亚、地中海沿岸之间往来互动的叙事,从广阔无垠的草原到茫茫无际的戈壁,从峻岭奇峭的大山到河川交叉的平原,都留下胡汉碰撞演绎的历史与胡汉融合的文化遗痕。 胡汉历史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古胡汉演进图册...
但他确实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胡汉之间几百年来的争斗和屠杀。在民族融合这块儿,他算是做得挺成功了,也解决了中原最大的一个难题。这可是个特别难搞的改变,两百年的胡汉融合,到了孝文帝这儿,总算是往前迈了一大步。后面的王朝啊,都是在他打下的基础上,一点点改动,但说到底,还是孝文帝给开的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