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文字学家胡小石(1888年-1962年)逝世六十周年。在江南文脉的传承中,胡小石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作为东南学术的代表之一,胡小石熔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及金石书画之研究于一炉,特别于古文字学、书学、楚辞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等方面成就突出。自1921年至1928年,胡小石先后在...
胡小石书法作品赏析 胡小石(1888年-1962年3月16日),字光炜,号小石,别号倩尹、夏庐、愿夏庐,晚年又号子夏、沙公。他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嘉兴,是近现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和国学大师。胡小石的学问广博精深,涵盖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
从外面看,胡小石故居的院前并没有特别之处,它自然融于周围的环境当中,不突兀,也不张扬,旁边标识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晴爽的天气走进院内,立刻会有一种庭院幽深的感觉,院子错落有致、别有洞天,主建筑为一栋米黄色的二层楼房,贝壳形拉毛外墙,墙上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蜩庐”和“胡小石故居...
胡小石临《乙瑛碑》 (局部) 临《衡方碑》 (局部) 临《刁遵墓志》 临王羲之《初月帖》 节临王羲之《乐毅论》 临《敬史君碑》 (局部) 临《蔡明远帖》 (局部) 临《刘碑寺造像》 临张黑女墓志 临张猛龙碑碑阴 临汉隶轴 胡小石临齐侯壶铭文 胡小石 《临居延汉简》 ...
胡小石的书法风格与李瑞清相似,以行楷和行草见长。他注重结字的严整和章法的井然有序,对于法度和笔墨的运用都有精深的造诣。他的书法中融入了南北朝碑志的元素,彰显了正统书法观。相对而言,胡小石的篆、隶书法风格尚未形成自己的独创风貌。然而,在晚年,他的隶书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代表作包括上世纪四十、五十...
胡小石承时代风气,接续了碑学书法的用笔经验和金石学的学术积累,在长期的书法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求适合自己的书法用笔方法,拓展出书法用笔的新渠道。胡小石的书法主要筑基于碑学书法,他从汉魏碑版起步致力于书法创作和研究,不断向上回溯,以自己扎实的古文字学功底为基础,同时接受考古学新发现的书法材料,从中学习、...
《楚辞专论》 胡小石讲授 吴翠芬 笔录 王立兴 整理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34年9月,金陵大学创办了国学研究班,胡小石为国学研究班开了“唐人七绝诗论”课。在大学讲台上专门为研究生讲唐人七绝诗,这还是第一次。胡先生将唐人七绝诗的创作方法归纳为十六格,并举例说明之,这是他对学习诗歌创作与鉴赏方法的...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60多年前,一首《乌苏里船歌》问世,唱响神州大地,让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为人所知。 创作中的胡小石(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摄) 7月18日,记...
2024年9月22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与文学院共办“上下求索——胡小石与现代楚辞学”工作坊,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逸夫馆高研院报告厅顺利举行。参会学者、专家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胡小石故居纪念馆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