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曲①王昌龄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②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③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注】①胡笳曲:乐府旧题。据《晋书》《世说新语》等记载,西看末年,北方匈奴入侵中原,晋军将领刘琨在晋阳被敌军重重围困,无法解脱;最终他利用一支胡笳,退敌五万精兵,传为战争史上的佳话...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胡笳曲王昌龄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注】【注】 尾联用吹笳退敌典
胡人:胡人húrén∶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泛指外国人 小提示:"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高楼胡人 全诗 原文拼音版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
胡人掩涕归 更新时间: 2025-02-25 05:35 出自于古诗胡笳曲中的诗句 3 次浏览 胡笳曲读音 平仄:平平仄仄平 拼音: hú réntìguī 【胡人】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隋唐时亦特指中亚粟特人。后泛称外国人。《战国策·齐策五》:“昔者燕齐战於桓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
《胡笳曲》唐代 王昌龄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作者简介(王昌龄)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0) 翻译与注释 暂无资料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我军战士用胡笳吹奏了一曲又一曲,黎明时分,敌人的围兵军心骚动,人人都怀念起家乡来,掩着面泣泪涟涟地撤走了。 注释: 胡笳:秦汉时期发明的一种乐器,当时是用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后来又有芦苇杆制和木制管身,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胡笳曲》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胡人掩涕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胡人掩涕归”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胡笳曲》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rén yǎn tì gu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胡人掩涕归”全诗《胡笳曲》唐代 王昌龄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胡人掩涕归”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胡笳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rén yǎn tì gu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胡人掩涕归”原文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小提示:胡人掩涕归”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胡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