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胛缝穴 胛缝,经外奇穴名。出自《医学纲目》。位于肩胛骨脊柱缘,靠近上、下角处取之,左右计4穴。上二穴分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下二穴分布有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深层为第7肋间神经干。主治斜方肌拉伤、斜方肌纤维织炎、背痛、颈椎病、肩胛...
1,出处 《窦太师针经》(胛缝二穴,在肩背胛缝尖尽处是穴。 直针入三寸,灸二七壮。 治肩背臂膊疼,泻;手无力,补。)《针灸玉龙歌》(胛缝穴在两腋缝尖。)《外台秘要》卷三十九(后腋,在腋后廉际两筋间,主腋外相引而痛,手臂拘挛急,不得上头。) 2,名实考 《窦太师针经》以及传世各传本《针灸玉龙歌...
取上仙穴针入1.5寸腹痛大减,用捻转补法,留针15分钟,并加温灸,针感达少腹及两下肢,痛即缓解,复于合谷、三阴交施针以调气和血,并温灸关元以益气散寒而痛除,嗣后随访经行未再腹痛。 二、胛缝穴 位于肩胛骨内侧缘上下。 本穴始见...
1、肩胛部的穴位,主要有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分布。比如天宗穴、秉风穴等。这些穴位主要用于肩关节及其周围疾病的治疗。比如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2、不过如果患有肩部疾病,单纯针刺或者按摩局部的穴位治疗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可以配合一些远端的穴位来协助治疗。比如后溪穴,这个穴位是...
4.十二透穴 组方:肩髃透极泉,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透阴陵,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 肩髃透极泉:前者为大肠经、小肠经及阳跷脉三经会穴,极泉为心经之穴,透之可使三阳之脉与心经相通,心阳鼓动诸经行气活血,且肩髃还可理气...
首先定重仙穴,这个穴好找,就在第1,2掌骨的掌面夹缝处,然后画一条与第一掌骨平行的直线,重子穴就在此线上,距离虎口1寸。 02穴位功效 穴位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讲讲功效,临床上我用的最多就是治疗急性的肩胛缝痛。 用过董氏奇穴,或看过董穴的相关书籍都知道,重子、重仙穴是治疗背痛的特效针,尤其是膏肓穴(T4...
和肩胛缝反应点 疼痛很快就缓解了。 自己加了 中府穴、辄筋穴 老妈遗传的脖子前倾 竟然在慢慢变直。 脖子前倾跟胸椎形成的变形角度 也慢慢的调整复位! 脖子前倾 四肓穴、天突、天窗、缺盆、 肩胛缝、中府、辄筋、臂臑。 温馨提示: 本文仅作中医学术交流, ...
肩胛肋骨综合征称为"肩胛提肌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骼肌疼痛综合征,尤其多见于长期伏案,久坐或上臂经常外展的工作者.本病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系由长期肩脚胸壁关节活动不协调造成脊柱与肩脚骨之间的软组织劳损,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疼痛不适.本案中针刺取穴之胛缝穴收效明显,不但能够迅速减轻患者疼痛,且具有...
腋缝就是腋窝的缝隙的部位,胛缝是奇穴,位于肩胛骨脊柱缘,靠近上下角。主要治疗肩部肌肉拉伤,背痛,颈椎疼痛,风湿痛等等。所说的腋缝透胛缝是治疗偏瘫的取穴方法。主要的作用是经过针灸的刺激,舒筋利节,活血通络,促进上肢的功能恢复。 患者咨询 宝宝八个月,现在脖子下边,胳膊关节缝儿处个腋... 张勤良主治医师 临...
方法:32例肩胛肋骨综合征患者均给予针刺"胛缝"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d,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痊愈14例,占43.75%;显效10例,占31.25%;好转6例,占18.75%;无效2例,占6.25%,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针刺"胛缝"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