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有观点认为“胎”指胎儿,“胪”为妇女肚皮,推测其为妇产科专著,但此说因缺乏实证逐渐被边缘化。2. **书名顺序的隐含逻辑** 张仲景所列五书(《素问》《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可能暗含“理论→药理→诊断”的医学体系构建逻辑,而《胎胪药录》正是连接理论与临床用药的关键环...
《胎胪药录》虽然已经失传,但是胎胪药录的药理都蕴含在伤寒金匮中了,精通伤寒金匮不难还原胎胪药录。胎胪就是腹部,药物在腹部的运行趋势,就是药势,这是张仲景尝试时候感悟出来的,不是李阳波说的胎息下感知的。 张仲景之所以重腹诊,就在于药物和腹部的区域是一一对应的, 黑线是腹直肌 ,有两条, 左腹直肌往...
胎是孕育之始,胪是腹部皮肤,胎胪是由胎往外传之意,是元始药录之意,故而《胎胪药录》是药学原始典籍。张仲景和王叔和都应该是看到过《胎胪药录》的。 《胎胪药录》虽然已经失传,但其实可以从《伤寒论》中看出蛛丝马迹,《伤寒论》中注解药物之用法,应该都出自《胎胪药录》,譬如说,《伤寒论》: 上一味...
《胎胪药录》是本什么书伤寒秘传微信公众号 立即播放 打开App,看更多精彩视频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6万 11 00:33 App 男人的生殖器,为什么要经常用? 6940 3 03:50 App 国医大师邓铁涛:如果保护自己的脾胃? 2.8万 103 56:13 App 肝生嗔 将军之乱 1.6万 40 03:09 App 说得很有道理,为什么南方人普遍...
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张仲景写到自己在写书时除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提到主要参考的书籍有《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其中《素问》、《九卷》、《阴阳大论》的内…
第一种:说《胎胪药录》是妇儿科的书。书的名字中的胎就是指胎儿,胪(臚)是指肚皮,妇女的肚皮,合起来就是指与妇儿科有关。 第二种说法是李阳波和刘力红等整理的《开启中医之门》中也认为胎即胎息,胪即转运,胎胪药录是指在胎息状态下,体内真气将会随意转运,在这样的境界中对药物进行体验,并将体验到药物的气...
《胎胪药录》是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提及的一本已失佚的书籍。尽管它被普遍认为是一本儿科用药手册,但这种观点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胎胪药录》出现的时代,儿科专著尚未出现,直到《千金方》才首次出现儿科专篇。其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
胎胪药录探讨了药物在人体腹部运行的趋势,即药势,这一理论并非由李阳波所提出,而是张仲景在实践中领悟而来。张仲景强调腹部诊断的重要性,因为药物和腹部的区域有对应关系。腹部从左到右划分,每段对应不同的药物作用区域。腹直肌左侧区域,包括附子、干姜、麻黄、鳖甲、柴胡、黄芪、水蛭等。右侧区域则...
《胎胪药录》(应为《扁卢药录》)中的188个经方都保留在《伤寒杂 《胎胪药录》(应为《扁卢药录》)中的188个经方都保留在《伤寒杂病论》里。经方实为禁方,长桑君传给扁鹊的
胎胪药录,从字面意思上贫号感觉可以有两个解释: 第一个常见解释,胎是指胎儿,胪是指皮肤、肉,药就是药材,录就是专辑,合起来的感觉就应该是一本针对胎儿、幼儿、妇产科的用药集锦,大概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的确金匮要略里也有几章是讲“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的,但似乎并没有过多笔墨讲过胎儿的问题。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