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胃仓穴具有和胃健脾,消食导滞的功效,主治腹胀、水肿、胃脘痛、胃溃疡、肠炎、习惯性便秘、小儿食积、饮食不下、背脊疼痛等。 胃仓穴与胃俞相平,邻近胃腑,故可治疗脾胃病。 胃仓穴有理气和胃、健脾之功,主治胃疾、纳少不食、腹满、水肿、食不下、背痛诸症,但以胃病为主。 胃仓穴可改善各种胃部疾病,...
导读:胃仓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益气壮阳,缓解治疗腹胀、水肿、胃溃疡、习惯性便秘、脊背疼痛等作用。胃仓穴的位置: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胃仓穴的准确位置图】 【胃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胃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主治腹痛,痞块,便秘,乳疾。操作方法为斜刺0.5~0.8寸。名称释义 胃,胃腑也。仓,存贮聚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
每日一穴 |【胃仓】 胃仓足太阳膀胱经胃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名称释义每日一穴胃即胃腑,仓即粮仓,胃为“仓廪之官”,此穴与...
胃仓 经穴名。代号BL50。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下动、静脉后支。主治胃脘痛,腹胀满,饮食不下,脊背疼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胃仓穴出自《灵枢·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中医认为胃仓穴具有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消食导滞的功效,临床当中胃仓穴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胃炎、胃痉挛、溃疡病、小儿积食、腹胀、长期习惯性便秘、水肿等病症。 胃仓穴在人体的下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三寸处。取穴时先找到意舍穴,往下推一个椎体,即...
【中文名称】胃仓 【中文拼音】Wèicāng 【外文缩写】BL45 【穴名出处】《针灸甲乙经》 【别 名】食仓 【穴名解释】胃即胃腑,仓即粮仓,胃为“仓廪之官”,此穴与胃俞平列,与胃关系密切,故名胃仓。 【穴位定位】 1、十二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针灸大成》 ...
胃,在这里指的就是我们的胃腑;仓,我们可以理解成谷仓,是存贮聚集之地。胃仓穴内的物质为胃腑的湿热阳气,来到本穴以后不能上行也不能下行,滞留在本穴内,故名胃仓。穴位归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胃仓穴具有和胃健脾功效,经常刺激按摩胃仓穴可以起到促进食欲、消食导滞的作用。适用于胃脘疼痛、腹胀、积食、...
胃仓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阳气,在本穴处外输于膀胱经。胃仓穴穴内物质为来自于胃腑的湿热阳气,在到达本穴之后,因受到人体重力场的作用,阳气既不能上行又不能下行,湿重而热阳气只能屯居于穴位当中。本穴多用于调理胃脘疼痛、腹胀、小儿积食等病症。按摩时可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穴位,并做圈状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