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之大络-中医术语 胃之大络: 又名“虚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布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穴)(《素问·平人气象论》)。
学习经典《黄帝内经 · 素问》: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语译】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它的脉系...
胃之大络在所有经络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并不属于十五大络脉之一,而是直接从胃腑分出去的大络脉,不是从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丰隆穴分出去的足阳明胃经别络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岐伯讲:“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之大络...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如果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如脉来迟而有歇止兼见长而坚位置横移的主有积滞,如脉断绝而不至,主死。如果虚里跳动甚剧而外...
中医内科侯宪聚 胃之大络,叫做虚里,是从胃贯穿膈肌,连接到肺的。虚里的位置在左乳下,跳动可以感受到,这是脉的宗气。虚里的搏动情况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跳动剧烈或有间歇,可能是胸中有病,如果搏动横移,可能是有积滞,如果搏动停止,可能是危险信号。虚里的诊法是古人用来观察宗气盛衰的一种方法。
胃之大络 又名“虚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布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穴)(《素问.平人气象论》)。
在《素间·平人气象论》中有记载,胃之大络的波动与衣物的摩擦相呼应,这代表了脉中的宗气。《类经》卷五中,张介宾注解指出,胃之大络是十二经脉的总宗,因此被称为脉宗气。虚里跳动是虚损病的根本症状,当出现阴虚、劳损等情况时,心下会频繁跳动,伴有惊悸、慌张等症状。这些现象与心跳有关,心跳...
胃之大络 【胃之大络】 又名“虚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布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穴)(《素问.平人气象论》)。
所以,虚里这个名字,寓意着胃之大络是胃之气血的集中之处,就像人群聚居的地方一样。 💓 宗气:胃为十二经之海,虚里是众脉之气所聚的地方,所以叫做“宗气”。宗,聚集之意。这个概念告诉我们,虚里是脉的宗气所在,是气血运行的关键。 📚 原文翻译: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它贯穿膈肌,连接肺部,从左乳下伸出。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