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判断病情是否进展、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不建议按照评估标准生搬硬套,肿瘤往往牵一发动全身,个体差异极其显著,临床中许多变化都很细微,需要结合病史和既往影像资料、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特别是每次复查之后,不要只看报告单的描述,一定要请主治医生直接阅片对比,减少误差...
7年多来,数十位全国知名医院的肿瘤科专家加入指南解读团队,目前关注人数12万+,以肿瘤领域医生同行为主,遍布国内各大医院。 2022年5月,主办全国首届肿瘤高级个案管理师培训班。 2023年5月,主办“降低癌症复发转移策略研究进展”专题培训班。 截至2024年12月,术...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肿瘤,俗称“脑瘤之王”,临床治疗手段极其有限。当前初诊断GBM患者的临床标准治疗方案(Stupp方案)为:手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加TMZ辅助化疗。据报道,接受Stupp方案治疗的初诊断GBM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4.6个月,标准治疗后复发率...
接下来,肿瘤细胞作为循环肿瘤细胞(CTC)侵入血管,其中一些细胞存活下来,外渗到第二器官。在第二器官中,它们将增殖以实现转移性生长或经历休眠。 单个和聚集性CTC都表现出上皮和间充质标志物表达的变化,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表现出可塑性。不同CTC表型的可塑性已被证明有助于癌症的进展和化疗耐药性。在循环中,CTC的氧化...
2023年,整个医疗体系和患者诊疗模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妇科肿瘤领域亦涌现出不少新进展、大事件。为此,康迅网特邀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舒宽勇教授针对2023年妇科肿瘤诊疗的新进展进行总结,以飨读者。宫颈癌领域 宫颈癌的筛查手段和覆盖强度提升是综合防治体系中的关键一环,2023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了...
这篇文章于2023年7月发表于Cancer Cell(IF=50.3,Clearance of senescent macrophages ameliorates tumorigenesis in KRAS-driven lung cancer),是一篇用特殊工具小鼠探讨衰老对肿瘤微环境组分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肿瘤进展的影响,相关探究思路和发现比较新颖有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学者揭示DNA损伤修复机制 肿瘤防治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武欣中)记者4月17日从深圳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及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朱卫国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istone H1 deamidation facilitates chromatin relaxation for DNA repair”的研究论文,...
编者按:免疫治疗是依靠免疫系统识别和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自然能力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多种肿瘤的治疗格局,困扰女性健康的妇科肿瘤也受益其中。然而,由于肿瘤类型不同,目前结果...
核医学科医生通过SPECT显像评估90Y树脂微球治疗可行性,并根据显像结果计算90Y注入剂量,治疗后利用 PET/CT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为肿瘤内照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2022年3月10日获批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药品代码XV10AAY333B016010184036。 10.硼中子俘获治疗的新进展...
研究首次揭示了肿瘤细胞在面临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匮乏时可主动“劫持”一类感知、传导、调控癌痛的感觉神经即伤害性感觉神经,以维持自身旺盛的生长需求。该文不仅为理解癌痛调控肿瘤发展提供了生物学角度的新机制,也提出了使用一类临床偏头痛用药以增强肿瘤饥饿治疗的新策略。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