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态】肿柄菊 一年生草本,高2-5m。茎粗壮,有分枝,有稠密的短柔毛。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7-20cm,3-5深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细锯齿,下面疲在状短柔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大,宽5-15cm,顶生于假轴分枝的长梗上;总苞片4层,外层苞片椭圆形形或椭圆...
名称肿柄菊叶(Zhǒnɡ Bǐnɡ Jú Y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性味味苦;性凉 纠错 推荐0 0 0 689 概述 肿柄菊叶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常栽培作绿篱。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腫柄菊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腫柄菊 一年生草本,高2-5m。莖粗壯,有分枝,有稠密的短柔毛。葉互生;有長葉柄;葉片卵形、卵狀三角形或近圓形,長7-20cm,3-5深裂,上部葉有時...
叶和地上部分中还分得大量倍半萜内酯,肿柄菊内酯(tagitinin)A、C,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肿柄菊倍半萜内酯类和6-乙酸-2,2-二甲基-7-羟基色原烯(6-acetyl-2,2-dimethyl-7-hydroxychromen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
叶和地上部分中还分得大量倍半萜内酯,肿柄菊内酯(tagitinin)A、C,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肿柄菊倍半萜内酯类和6-乙酸-2,2-二甲基-7-羟基色原烯(6-acetyl-2,2-dimethyl-7-hydroxychromen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
《中华本草》:肿柄菊叶 【拼音名】Zhǒnɡ Bǐnɡ Jú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肿柄菊 一年生草本,高2-5m。茎粗壮,有分枝,有稠密的短柔毛。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卵形...
肿柄菊,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5米。其茎粗壮,分枝繁茂,表面覆盖着稠密的短柔毛。叶互生,拥有长叶柄,叶片形态多样,包括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度从7到20厘米不等,深度裂开,有时上部叶不裂开。叶片边缘细锯齿状,下面布满疲在状短柔毛,主脉为基出三脉。头状花序硕大,直径范围为5-...
肿柄菊叶,其拼音为Zhǒnɡ Bǐnɡ Jú Yè。此药材源于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片。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标记为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揭示了其生物学身份。在采集和保存方面,此药材在春季和夏季进行采集,既可以新鲜使用,也可以晒干以备不时之需。综上所述,肿柄菊叶作为菊科植物肿柄菊...
肿柄菊叶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在生活中通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以及急性胃肠炎症,可以通过煎汤内服或者是外用药物的方式,能帮助临床症状控制。在出现疾病之后,需要先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可以了解到自身的状况,然后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 肿柄菊叶属于是菊科植物种丙菊的叶子,属于是一种中草药药物,通过中草药治疗疾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