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肾血流量大约在500~800mL/min,肾脏血流量非常巨大,能够占到心脏输血量的25%。所以说肾脏对于缺血非常敏感,比如出现了肾动脉狭窄,或者肾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病损的时候,会导致肾脏血流量下降,可以引发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缺血性肾病、肾小球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日常生活方面,对于肾脏的保护,要养成多喝水勤...
正常成人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流量为1200~1400ml,其中血浆量为600~800ml。而人体产生的原尿则为血浆流经肾小球时被滤过的产物,约占肾血浆流量的20%,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即为每分钟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液体量,通常约为120~160ml/min。当肾脏病变,肾功能受损时可导致肾脏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
肾流量(RPF)测定又称肾血浆流量测定,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浆量,是判断肾功能指标的一种较好方法。适应证 1. 有助于分析肾脏病变的主要部位。2. 辅助判断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意义 正常值600~800ml/min。1.肾血流量减少,提示心输出量减少、肾动脉器质性病变、肾功能减退等。2.肾血流量升高,主要见于...
肾血流量(RPF)正常值: 600-800ml/min。 肾血流量(RPF)临床意义: 1.RPF减低,可见于: (1)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盂肾炎晚期,由于肾血管受损而致RPF减低。 (2)高血压病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肾动脉硬化时有效血管床减少。 (3)休克、心功能不全时,RPF可呈一过性明显降低。
一般情况下,肾血流量正常值约为1200 ml/min。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就诊。具体分析如下: 肾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全血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全身的血管阻力和肾血管的阻力,以及全身的血压和肾动脉的灌注压。一般而言,在安静时正常人的肾血流量约为1200 ml/min。需要注意的是,肾血流量会受到多种因...
肾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全血量。肾脏的血流量较大,安静状态下,占心输出量的20-25%,因此,肾脏是血供丰富的器官。 当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或存在肾血管狭窄时,可出现肾血流量减少。妊娠、糖尿病等疾病可导致肾血流量增加。如果发现肾脏血流量异常,建议及时正规医院就诊,经专业医生评估后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
肾血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肾脏的血液量,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肾血流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射血法、示踪物法和超声多普勒法等。 1. 动态射血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测定射入肾脏的放射性示踪物的排泄速率来估计肾血流量。通过放射性示踪物的血浆浓度和尿液中的示踪物排泄速率,可以计算出示踪物的总体清除率,...
肾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液量,通常用毫升/分钟表示。正常成年人的肾血流量约为1200-1400毫升/分钟,数值会因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肾血流量是维持肾脏正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肾脏对血液的滤过和排泄能力,同时也与血压调节、水盐平衡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如果肾血流量过低或过高,可能...
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在概念、测定方法、数值范围、生理意义等方面存在区别。 1. 概念: 肾血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液量,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等成分。肾血浆流量则是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浆量,是肾血流量的一部分。 2. 测定方法: 肾血流量通常采用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等方法来间接测定,通过观察某种物质在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