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下垂指的是站立时肾脏的位置比卧位时移动度大于5厘米或超过一个椎体(位于肾脏内的圆锥样结构,单侧肾脏大概有15~20个椎体),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20~40岁的瘦高体型患者,以女性为主。肾窝浅、肾周围脂肪少、腹壁松弛等因素是肾下垂的主要病因。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后腰牵拉痛或钝痛,...
肾下垂是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或者身体姿势改变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正常肾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 3cm 之内的活动度。 本病多见于 20~40 岁的青壮年,罕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常发生于年轻瘦弱的女性(男女比例约 1∶3~1∶10),其中 70% 发生在右侧,10% 发生在左侧,双侧肾均发生的占 20%。
肾下垂可导致腰部疼痛、泌尿系统症状(如血尿、尿频等)、消化道症状(如腹胀、恶心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抑郁等)、Dietl危象等症状。 1.腰部疼痛:可表现为隐痛、坠胀不适感,久站、长时间行走、劳累后明显,平卧后可以缓解。 2.泌尿系统症状:肾下垂时肾脏活动度大,可导致肾静脉受到牵拉和压迫,从而引起血尿,大多为...
可通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治疗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氨溴索片、川贝枇杷膏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进行腹肌锻炼,如进行缩腹运动,每天坚持一定时间,提升腹压。 3. 肾窝浅:先天性肾窝较浅,肾脏缺乏稳定的支撑结构,易发生肾下垂。对于症状较轻的,可使用肾托或宽腰带束腰,起到外部支撑作用。若症状严重,可考虑...
肾下垂,也称为肾下垂症或肾脱垂,是指肾脏位置下降,超出正常解剖位置。治疗肾下垂的方法因个体情况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肾下垂,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重控制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正常肾位置是肾门对着第1、2腰椎横突,右侧略低于左侧。立位时肾脏可以下降2 ~5cm,约相当于一个椎体,超过此范围者,称为肾下垂(nephroptosis)。 别名:无 英文名:nephroptosis 发病部位:肾脏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症状:体瘦个高者出现尿频和腰酸痛尿频、尿急且尿痛肾区叩击痛 腰腹部肿块 肾水肿腰痛 ...
肾下垂是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引起泌尿系统与其他方面症状的病情而言。正常肾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3cm之内的活动度。 治疗措施 肾下垂治疗可分两大类:①非手术治疗,锻炼腹腰肌,提高腹压以抗阻肾脏的下垂。可配合内服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另外可使用一些提高蛋白合成的药...
肾下垂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下是诊断肾下垂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酸、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这些症状可能与肾下垂导致的肾脏位置异常和尿路受压有关。 2. 体征:在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患者在上腹部...
肾下垂会引起泌尿系统不适、消化系统不适,也有可能会导致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 1、泌尿系统不适:肾下垂可能是由于腹压降低所导致的,可能会出现腰部酸痛、尿频和尿急等症状。 2、消化系统不适:肾脏活动时会对腹腔神经从前了,容易导致腹胀、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等。 3、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如果不积极再次措施进行治疗...
病情分析:肾下垂,也称为游走肾,是指由于肾脏支持结构的松弛或退化导致肾脏位置异常下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腰痛、腹痛和尿路感染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体重快速减轻、频繁剧烈运动、长期站立或坐姿不当以及先天性因素。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通常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缓解,而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1.肾下垂的成因: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