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下垂指的是站立时肾脏的位置比卧位时移动度大于5厘米或超过一个椎体(位于肾脏内的圆锥样结构,单侧肾脏大概有15~20个椎体),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20~40岁的瘦高体型患者,以女性为主。肾窝浅、肾周围脂肪少、腹壁松弛等因素是肾下垂的主要病因。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后腰牵拉痛或钝痛,...
肾下垂可导致腰部疼痛、泌尿系统症状(如血尿、尿频等)、消化道症状(如腹胀、恶心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抑郁等)、Dietl危象等症状。 1.腰部疼痛:可表现为隐痛、坠胀不适感,久站、长时间行走、劳累后明显,平卧后可以缓解。 2.泌尿系统症状:肾下垂时肾脏活动度大,可导致肾静脉受到牵拉和压迫,从而引起血尿,大多为...
肾下垂的治疗办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肾下垂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增加营养和脂肪食物、加强体育锻炼、使用宽腰带和肾托固定在原位。 2.药物治疗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奎宁注射液、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苯丙酸诺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对于肾下垂症状严重或肾下垂伴有肾积水...
肾下垂患者需要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肾下垂的程度。平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改善病情。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酚、苯丙酸诺龙、聚明胶肽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固定肾脏位置,防止肾脏持续下垂。
肾下垂是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或者身体姿势改变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正常肾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 3cm 之内的活动度。 本病多见于 20~40 岁的青壮年,罕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常发生于年轻瘦弱的女性(男女比例约 1∶3~1∶10),其中 70% 发生在右侧,10% 发生在左侧,双侧肾均发生的占 20%。
肾下垂,也称为肾下垂症或肾脱垂,是指肾脏位置下降,超出正常解剖位置。治疗肾下垂的方法因个体情况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肾下垂,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重控制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肾下垂是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引起泌尿系统与其他方面症状的病情状况。 正常情况下,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的肾窝内,依靠脂肪囊、肾筋膜、腹膜、肾蒂的血管及腹压等力量维持其正常位置。一般来说,肾脏在呼吸时可随膈肌的运动有一定的上下移动,正常移动范围在2 - 4厘米之间。而当肾下垂发...
肾下垂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下是诊断肾下垂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酸、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这些症状可能与肾下垂导致的肾脏位置异常和尿路受压有关。 2. 体征:在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患者在上腹部...
肾下垂是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引起泌尿系统与其他方面症状的病情而言。正常肾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3cm之内的活动度。 治疗措施 肾下垂治疗可分两大类:①非手术治疗,锻炼腹腰肌,提高腹压以抗阻肾脏的下垂。可配合内服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另外可使用一些提高蛋白合成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