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指的是肱骨外科颈以下 1 - 2cm 至肱骨髁上 2cm 之间的骨干部分。 肱骨干是上肢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呈圆柱形,略向前外侧弯曲。其周围有丰富的肌肉附着,主要的肌肉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这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够完成上肢的各种运动,如屈肘、伸肘、旋前、旋后等。 肱骨干的血液供应主要来...
肱骨干是指肱骨外科颈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部分。是人体上肢重要的骨骼结构。 肱骨干呈管状,有一定的长度和粗细,其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内部为骨髓腔,含有骨髓。在肱骨干的表面有多个肌肉附着点,众多肌肉通过肌腱附着于此,使得肱骨干在肌肉的牵拉和收缩作用下,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上肢运动,如屈、伸、内收...
肱骨干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暴力因素导致,患处疼痛剧烈,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等,上臂发生畸形,造成功能障碍,多数不能正常活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轻度的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的方式治疗,如夹板固定等等,严重骨折主要是手术方法治疗,如固定架固定等,配合药物治疗和积极康复锻炼一般可以痊愈,功能可以恢复至受伤前状态...
肱骨小头上方为鹰嘴突(olecranon fossa),是肱三头肌腱附着的地方。 4. 尺神经沟(radial sulcus):尺神经沟位于肱骨后侧近端,是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穿过肱骨干的通道。 5. 骨间膜后神经(intermuscular branch of radial nerve):骨间膜后神经是桡神经的一个分支,主要支配肱骨干背面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6. 肱深动脉(...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肱骨干为长管状骨,呈三棱柱形,上1/3为圆形,较粗,下1/3逐渐变细,中下1/3交界处较细,易发生骨折。 肱骨干骨折的原因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多为打击、挤压、碰撞等,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性。间接暴力多为跌倒时手或肘着地,暴力向上传...
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入路很多,包括内侧入路,前方和前外侧入路,直接外侧入路和后方入路。 在前方入路,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可显露肱骨最近端的部分,直到关节远端约5cm。适用于近端和中1/3段骨折。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的间隙,沿肌纤维方向劈开肱肌,显露肱骨远端前面(...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干部的骨折,因为肱骨近端构成肩关节,远端构成肘关节。近端是指外科颈以下2-3公分...
1977年,Sarmiento首先使用功能支具(functional brace),该支具对肩、肘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小,肱骨干骨折平均佩戴10-12周至骨折愈合(如下图)。 Sarmiento(2000)报道了620例大样本使用功能支具的肱骨干骨折病例,结果显示,不愈合率在闭合骨折者为2%,开放...
肱骨干骨折处理方法 肱骨干骨折的患者通常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肱骨干骨折的患者日常应注意患肢制动,避免活动导致二次损伤。患者平时还应适量增加营养,可进食蛋白质以及钙质丰富的食物,以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 2、药物治疗
肱骨干骨折较易损伤肌肉组织、桡神经、肱动脉等部位。 1、肌肉组织:肱骨干骨折是肱骨受到外力作用使骨骼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所致,患者在发生骨折后可能会牵拉、损伤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组织。 2、桡神经:中下段肱骨干附近有桡神经穿行,患者发生骨折后骨折断端可能会压迫或直接损伤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