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施是延安以前的名字,这两个名字哪个更好听?现在的红色根据地延安,在以前还有个更加洋气的名字。那就是肤施。在秦汉时期,延安属于上郡,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到了西魏时期,延安被称为延州。隋代时期,延安郡被设立,地名肤施。唐代时,延安属关内道延州。宋代时期,延安升为延安府。金代时,延...
肤施县 肤施县,古县名。战国魏置。治今陕西榆林市东南。秦、汉时为上郡治所。东汉末废。汉初匈奴南下,与汉以朝那(今宁夏彭阳西)、肤施一线为界。
肤施的第一种传说: 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因为旅途言身传教到达延安实在没有力气了.于是停留在清凉山头,等死!这时,一只老鹰停在他身边. 他问鹰:你在这里干什么? 鹰说:我在等你死.因为我已经饿的没有力气飞了. 他说:既然如此,那你现在就可以吃我,反正我也活不过明天了. 鹰不忍心.于是他就割下了身上的一...
肤施地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为晋国大夫郭氏的封地。随着历史的演进,秦统一六国后,肤施成为秦国的重要城邑。到了汉代,肤施更是成为重要的县治,取“肤寸之施”之意,寓意地方水土丰美,人民生活富足。而在明代文献中,肤施更是作为延绥镇的治所,由此可见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二、地理环境 肤施位于陕西省北部,...
那么“肤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老郭有自己的解释,姑且称作“军镇”说吧。 “肤”其实是“夫”,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夫”,丈夫的“夫”。“夫”是成年男子,下面是大,正面人形,上面一横,是笄,男子20“及笄”,表示成年。 “夫”,成年男子,头上一横表示“笄”。
2024年2月21日,延安市宝塔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到,已完成析桥沟街道设立肤施街道。肤施,曾经是延安市的旧称,在肤施县地名弃用87年后,以肤施街道实现地名回归。肤施街道的位置 一、肤施地名的由来 肤施地名词源存在争议。有解释“肤者大也,施者迁也”。公元前406年,魏斯迁中山王及其...
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现存7座古城遗址,即延安市区中心的延安府城,肤施县城,高奴县城、北关围城、南关围城、丰林县城和铺城遗址。地方志记述 位于延安府城遗址之东(即今陕西省延安东关一带),与府城隔河对峙,故又称东城。延河绕其城下折向东,城北依清凉山绵延上下。始建于隋,大业三年(607)在此置肤施县,且...
肤施街道 肤施街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延安市宝塔区下辖街道。建制沿革 根据延政函〔2023〕95号,新设立肤施街道。行政区划 从桥沟街道划转朱家洼村、方塔村和方塔社区后,新设肤施街道,下设方塔、红街、麻塔和绿苑4个社区。
肤施地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这里是肤施居住的地方。而延安,作为肤施的别名,也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而备受瞩目。肤施地名的由来与传说,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历史的奥秘。在607年,隋朝设立了延安郡,寓意着希望这片边陲之地能够长治久安。延安地处五路襟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而肤施则是今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