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也称股东间接诉讼,是指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他人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拒绝或者怠于向该违法行为人请求损害赔偿时,具备法人资格的股东有权代表其他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请求违法行为人赔偿公司损失的行为。股东代表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和股东...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新《公司法》借鉴了...
代表诉讼是指以公司的名义起诉。股东诉讼是指以股东的名义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才有资格进行股东代表诉讼。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司法实践(如(2021)最高法知民终1334号案)原则上应从“公司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等高级管理人员曾经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当时虽然知道权利受损害,但公司法定代表人等高级管理...
一、股东的诉讼权是哪些 股东的诉讼权具体如下: 一、直接诉讼,有以下情形: 1、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 2、董事及高管人员违反职责。 3、不能行使查阅权。 4、要求公司回购其股份。 5、解散公司。 二、派生诉讼,在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时本应由公司来起诉,但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或其他原因,公司不起诉,这时股东(特别...
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基于股份所有人地位向其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提起的诉讼。此处侵犯自己利益的人包括股东所在的公司及董事或其他股东。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间接诉讼)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起诉的主体,而在于诉因和目的。特点介绍 起诉主体 股东直接诉讼权提起的根据是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
三、新公司法引入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新《公司法》第189条在原《公司法》第151条股东代表诉讼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了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明确全资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损害公司利益情形的,或者他人侵犯公司全资子公司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
股东直接诉讼的原告和被告 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与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份公司原告股东资格的限制性要求不同,股东直接诉讼的原告可以公司的任何股东,且无持股比例的限制。 2、股东直接诉讼的被告的只能是公司或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经理、监事和其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一、股东代表诉讼提起的条件 我国公司法第151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提起的法定条件包括原告资格、诉讼前置程序、为了公司的利益事由。具体来说:(一)原告资格适格条件 具备公司股东身份是提起相关诉讼的前提,其中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连续持股180日以上,且持股比例达到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1%以上。其中,对于天数的...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时,公司怠于追究其责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股东可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二、股权归属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 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