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会有哪些症状? 本病根据潜伏期和感染程度,可分为急性症状和慢性症状两大类[2,3]: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起病较急,潜伏期仅为 15~26 天。 较重感染者可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等症状,还会伴有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等神经衰弱症状,若是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还可引发梗阻性黄疸,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
肝吸虫病会有哪些症状? 本病根据潜伏期和感染程度,可分为急性症状和慢性症状两大类[2,3]: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起病较急,潜伏期仅为 15~26 天。 较重感染者可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等症状,还会伴有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等神经衰弱症状,若是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还可引发梗阻性黄疸,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caLinn.,1758)是牛羊及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体亦可被感染,由肝片形吸虫引起的疾病称肝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形态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与姜片虫同属片形科(Fasciolidae),是大型吸虫之一。其姜片虫的不同点有:(1)成虫较狭长,体前端有一锥形突起称...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肝吸虫病的病原体是华支睾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人如果食用了未经煮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就可能感染肝吸虫病。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肝肿大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肝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肝吸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生鱼片、生虾等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肝吸虫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胆管内寄生并繁殖,引起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严重的肝吸虫病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肝吸虫病病因 华支睾吸虫是雌雄同体的吸虫。其生活史复杂,按发育程序可分为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幼虫等八个阶段。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系统,尤其在胆管的分支部分。偶亦可见于胰腺管内。成虫虫体狭长、扁薄,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圆,状似葵瓜子仁。体表无棘,呈褐色半透明。大小为(10~25)mm...
肝吸虫病症状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仅少数短期内重度感染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病。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或仅在食后有上腹部饱胀感、食欲缺乏或轻度腹痛。患者易疲劳。粪便中可检出虫卵。较重感染者通常起病较慢,有食欲缺乏、上腹饱胀、轻度腹泻、肝区隐痛。24%~96.3%的患者有肝大,以左叶为明显,有压痛和叩击痛...
肝吸虫病症状轻重不等,一般可将其分为三度:①轻度可无自觉症状,只在粪便检查时才发现虫卵者。或有轻度胃肠道症状,如食后胃部有压痛感,软便等。约占35%。②中度主要有较明显胃肠道症状,如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胀痛,肝大,轻度水肿。如并发细菌感染可继发胆管炎、胆囊炎。约占55%。③重度有明显胃肠症状,...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临床上以纳差、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特征。本病在国外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以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为主要流行区。病因 肝吸虫病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如猫、狗、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