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传播途径 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随静脉血入右房,再入右室,经肺循环后回到左房,再左室,进入体循环,到达肝脏,代谢出活性成分,再随血流达到全身或病灶。若不需代谢即有活性,就不...
肌注即肌肉注射的注射部位一般为上臂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1、上臂三角肌。上臂三角肌是指上臂外侧肩峰下2横指处,此处的肌肉较薄,所以常用于小剂量的药物注射,如新冠疫苗的接种等。 2、臀大肌。臀大肌是位于臀皮下的四方形肌肉,起自髋骨外侧止于股骨,受臀下神经支配,该处肌肉较为肥厚,是临床上...
中文简称也可以叫作肌注,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医生常用的为缩写im。肌肉注射又作肌内注射,这也是对于药品的一种使用方式,肌肉注射英文缩写是im或者是IM,现在在临床上面医生常用的缩写方式是im,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缩写方式,是能够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同时配合着其他的缩写进行使用,当医生开过药品的用法之后,护士就...
病情分析:肌肉注射(肌注)通常选择在以下部位进行: 1.臀大肌部位:这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部位之一。臀大肌位于臀部,适合较大剂量药物的注射。为避免刺伤坐骨神经,注射应选择臀部外上象限。 2.股外侧肌部位:股外侧肌位于大腿外侧中段,这里肌肉厚实,适合较大剂量药物和儿童注射。成人每次注射容量一般推荐不超过5毫升。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注射部位 概述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臀大肌注射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
肌肉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是将一定剂量的液体药物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操作步骤 1、 戴口罩洗手 2、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70%—75%酒精、2%—2.5%碘伏 、无菌棉签、弯盘、一次性注射器1—5mL、5—...
肌注通常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的正确姿势是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注射、站位注射。在进行肌肉注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建议及时跟医生反馈。 1、仰卧位 通常是趴在床上暴露臀部,在注射皮肤处先画十字,然后垂直进针完成肌肉注射。 2、侧卧位 需要将注射的一侧臀部朝上,并保持侧卧位姿势进行肌肉注射。
1)臀中肌“示指中指定位法”可表述为:操作者将掌心放于股骨大转子,然后将示指、中指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的下缘处,尽可能伸张中指沿髂嵴形成V 字,示指、中指和髂嵴即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三角形的中心(A 点) ,或中指近侧关节处(B 点) (图4) 。
肌注是什么意思 肌注是肌肉注射的简称,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种药物注射方法。它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内来达到治疗效果。进行肌注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恢复,并且要防止伤口接触水,这样可以保证注射部位的恢复。 肌注通常适用于不适合静脉注射或注射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情况。常见的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