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反 [ sù f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ù fǎn ] [suppress the counter-revolutionaries] 肃清反革命肃反运动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拼音 埋怨 流年 兴奋 困难 哲学 温和 慢慢 顿时 发现 温柔 歧视 ...
然而,随着战事加剧,部分战士意志开始动摇,甚至出现叛变,给队伍造成重创。为了整顿队伍,高敬亭同志开展了一次肃反运动,以确保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在此次肃反运动中,高敬亭痛心地看到许多无辜的优秀干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同时,这也让队伍士气低落。这次事件使他深感痛惜,也促使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然而,正是这次...
肃反是什么意思 网讯 网讯| 发布2021-12-02 肃反一般指苏联肃反运动,是指1934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 列宁格勒省委第一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直接触发了大肃反,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
1931年的白雀园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现在的白雀园只有鲜血与冤魂。在这一年张国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白雀园事件”导致数千名红军战士被残忍杀害。张国焘主导的“肃反运动”整整持续了3个月,“肃清”2500多名干部、战士。就连徐帅也差点惨遭毒手,事件的经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一、风声鹤唳的白雀园 白雀园事件,是...
八路军旅政委肃反,造成300人遇难,后叛出中共,最终结局如何?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各个根据地都曾经爆发过“肃反”,比如湘鄂西的肃反,曾造成多达27000名指战员牺牲,再比如陕北的肃反,致使刘志丹等200余名干部遇难。“肃托”是肃反中的一种类型,所谓“托派”,即是原苏联共产党中以托诺茨基...
在张国焘的主导下,以"肃清反革命"为名,一场针对红四军的大规模肃反运动在白雀园地区拉开序幕。短短三个月内,超过2500名红军将士惨遭杀害,其中包括十分之六以上的团级以上干部。这场由"东进南下之争"引发的政治清洗,不仅造成了大量无辜将士的牺牲,更令红四军元气大伤,严重削弱了鄂豫皖苏区的军事实力。数...
中共中央纠正陕北错误肃反 (1935 年 11 月) 1935年9月至10月,在中央代表团和新成立的陕甘晋省委主持下,陕北发生了错误肃反,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马文瑞等一大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政军干部,被扣上“右派”“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关押起来,红...
陕北错误肃反回忆 王华 对于1935年这场肃反的错误性质及来龙去脉,中央1942年12月12日《关于陕北肃反问题重新审查的决定》,1983年7月13日中央印发《五人小组对于解决西北历史争论问题的分析和方针》的通知,都讲得很明确,为了接受这一沉痛教训,我只补充几点具体事实。
张国焘推行“王明路线”,在鄂豫皖苏区内大搞肃反,在肃反高峰的1932年春,许多革命积极分子被抓被杀,鄂豫皖苏区的主力之一红二十五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肃反后,一半人被清除。各级指战员更是被清理一空,军级领导人许继慎、周维炯也被害于运动中。 尤其是毕业于黄埔一期、曾任红一军军长的许继慎,他是红军时期最优秀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