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年轻时曾考入黄埔军校,后来也参加过东征,并在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过教官。抗战结束后,他又从事过中学教员、报社编辑等工作,解放后更是兼任过多项重要工作。聂绀弩有一段时间曾被关押于晋南的一处监舍,当时他觉得自己就像住在窑洞里,房屋的形状很像一个船舱,这首诗乃是回忆之作,表现出诗人当时的...
端午怀屈子现当代 · 聂绀弩奇气胸中久郁盘,汨罗江水几时干。问天不怕回风恶,哀郢当因下里酸。杜若洲边无杜若,陶然亭畔且陶然。思君不见人空老,骚卷长撑宇宙间。聂绀弩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对近体诗有着独到的理解,并深入社会实践,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聂绀弩的生平事迹在之前的文字中曾做过详细介绍...
聂绀弩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岁加入国民党,20岁投身新文化运动;35岁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西安,受到周恩来接见,同丁玲等赴延安考察,受毛泽东等领导接见和宴请;46岁回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就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正如著名作家冯亦代所说:聂绀弩是弃文习武投奔革命的书生,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的一...
聂绀弩(1903-1986),原名聂国棪,笔名绀弩、耳耶、臧其人等,京山县城关人。诗人、作家、编辑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其作品《我若为王》入选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 1924年,聂绀弩考入黄埔军校,结识周恩来。1926年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邓小平、伍...
聂绀弩是当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社会批评家。除前面提到的,还出版有小说集《邂逅》,散文集《沉吟》《婵娟》《绀弩散文》,杂文集《历史的奥妙》《蛇与塔》《早醒记》《关于知识分子》《聂绀弩杂文选》,诗集《山呼》《三草》,剧作《小鬼凤儿》,语言、文字论集...
党沛家,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21岁时从冶金部设计院下放北大荒,曾与聂绀弩在一起生活和劳动。诗人虽然之前与他素不相识,自己还比他大了三十多岁,却因为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却有很多共同语言,后来便逐渐地成了忘年交。这首诗刻画细腻,描述了一对老小在一起生活的情形。开篇介绍了时间和地点,北大荒上的夜空被...
聂绀弩解放后又在各大报刊担任主编,并创作了很多诗歌和杂文。他在文革时期曾遭到迫害,在漫长的十年间受够了各种磨难。周婆,即聂绀弩的妻子周颖,有一次她从北京来到北大荒看望诗人,在她回京之前,诗人写下了这首七律,表达了难以言说的感慨。开篇交代了天气、人物和事件,“行李一肩强自挑,日光如水水如刀。
这段婚姻已不再是爱的归宿,而是阻碍聂绀弩寻求“真爱”的绊脚石。聂绀弩在重庆时遇见了女子高抗,两人彼此心意相通,因此聂绀弩已婚的身份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阻碍。但妻子周颖一直不肯答应,这段感情在名不正言不顺中不了了之。但高抗似乎成为了聂绀弩心中的那朵白玫瑰。即使相别许久,仍是念念不忘。“几...
——聂绀弩先生印象 陈漱渝 作者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 他肤色黝黑,颧骨隆起,背佝偻着,说话时底气不足,有时还哮喘,但双眸炯炯有神,好像能穿透世间万物。这就是我对聂绀弩先生的最初印象。其时他73岁,遭受了近十年的缧绁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