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士成纪念碑是位于天津市八里台境内的纪念碑,是一座用铁栏围护的石碑,碑上镌刻着“聂忠节公殉难处”七个大字。这是为纪念在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者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聂士成而竖立的纪念碑。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在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聂士成则以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力重,率军英勇抗击侵略军,腹部中...
在对敌战斗中,聂士成战术战法十分灵活先进,善用疑兵,主张在运动战中消灭对手,甚至还和敌人打游击战。在这些先进战术思想的加持下,聂士成的军队成为了洋人眼中战斗力最强的晚清陆军。中法战争是聂士成的成名之战,马江海战后,法军封锁了台湾海峡。聂士成十分清楚台湾的重要性,遂找到李鸿章,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增援台湾...
正所谓人言可畏,当时京津地区流传谣言,称聂士成早已叛变,虽然慈禧本人尚且犹豫要不要罢免,但是这对于身处前线的聂士成而言,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打击。谣言的愈演愈烈使得义和团中的狂热分子信以为真,处处与聂士成作对,再加上当时的聂士成因为广泛采纳西方的先进军事经验,部队穿西式军服,这进一步佐证了他里通外国。...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据考证,可能生于1840年。1862年,以武童身份加入淮军,随军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的战争。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868年晋升为提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聂士成随刘铭传驰援台湾,多次击退法国侵略军。10年后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在清军连吃败仗的不利情况下,他却连战连捷。在辽东,...
聂士成,合肥人,其军队曾被八国联军称为“中国最强悍的军队”,最终却战死在“ 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 可是,他真的是被八国联军打死的吗? 义和团运动发生后,由于清朝对义和团政策不明,使得京畿一带局势失控,最后招致八国联军入侵。 尽管八国联军最后攻破北京城,但是在进攻途中仍然遭到许多爱国清军的顽强...
聂士成生活的晚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时代之一。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清朝一次次被外国列强按在地上摩擦。内忧外患,国力衰败,军队更是腐败不堪。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聂士成却靠着自己的能力和胆识,从一名普通士兵一路升到了直隶提督。他是淮军出身,接受过相对先进的军事训练...
晚清时期,清末名将聂士成一张珍贵留影,镜头中,这位戎马一生的战将,身着一身官服,戴着一顶官帽,蓄着浓密的八字胡,虎目龙眉,不怒自威,令人心生敬意!聂士成是清末时期的一位战功赫赫的战将,他曾参与过剿捻、中法战争等战事,在甲午战争中,取得摩天岭大捷,但令人为之痛心的是,这位摧坚陷阵,踔厉无前的...
聂士成,这位大清朝最后一位名将,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那个黑暗、混乱的时代,他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了那个迷狂的世界。1884年,聂士成参加了中法战争,勇敢地抗击法军,还驰援台湾,解了基隆之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击败了日军,取得了摩天岭大捷,这可是甲午战争中唯一一次清军获胜的战役啊!他坚守沈...
聂士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十六日或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三十埠社区的聂祠村),侨居于合肥宣城。其母有烈女之风,七十岁时仍能练武。聂士成幼年读书不多,生就一副“虎头燕额”的强壮体格。同治元年(1862年),聂士成以武童生投效庐州军营,初隶团练大臣袁甲三部讨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