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于2007年正式成立,以“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探索进取,为国奉献一生” 为宗旨,以中药资源科学考察为载体,紧密结合红色老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中药(民族药)生态资源科学保护,紧密结合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的高水平人才培养。队伍简介 1931年,中国工农...
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武汉大学始终积极参与我国历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成为国内参与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大学南北极科考师生的肯定与勉励,这激励我们磨砺真本领,勇攀科...
2024年4月10日,青岛,考察队员即将走下“雪龙”号极地考察船。2024年4月10日,青岛,市民手捧鲜花迎接考察队员归来。2024年4月10日,青岛,少先队员向考察队员献花。2024年4月10日,青岛,考察队员在现场参加欢迎仪式。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
吴岩做好全面上山的准备之后,才跟调查小组说明情况:“咱们得到消息说,考察队300人几乎都死了,还听说山上有巨龙呢,这次行动大家千万要特别小心。”调查组成员们啥世面都见过,他们坚定地点点头后,这一伙人就朝着昆仑山死亡谷去了。明明是夏天,可昆仑山却吹起了刺骨的寒风,随后就下了一场大雪,这样诡异的天象...
武汉大学神农架及长江流域生态考察队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科学考察队,由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胡鸿兴教授于1999年创建并带领和指导全队开展生态考察活动。胡鸿兴教授是国内知名生态学家、鸟类学家,曾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国内环保最高奖“地球奖”,并于2004年授聘于武汉市第一届和2006年第二届“环保大使”光荣称号...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是为满足中国第33次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越冬而成立的一支科学考察队伍,共有256名队员,其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为此次考察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考察队于2016年11月2日上午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远征南极,于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本次科学考察,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图为“雪龙”号上的直升机。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11月1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组成,将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并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
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平安顺利地返回国内。其中,“雪龙2”号停靠香港,“雪龙”号停靠山东青岛,分别举办为期5天、3天的公众开放日等活动。 此次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考察。考察队...
北京时间1月5日凌晨,在“雪龙2”号艉甲板,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开始了抵达阿蒙森海后的首次考察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 北京时间1月5日,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开展中层鱼拖网作业,考察队员在放网约两小时后回收拖网。北京时间1月5日凌晨,在“雪龙2”号艉甲板,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开始了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