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浙江龙湾,曾以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阀门城等八张国字号金名片享誉全国。面对新经济、新市场的挑战,龙湾果断选择了改革突破、产业转型,对寺前街的保护利用,正成为其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力。经过2年改造提升,今年10月1日,有着800年历史的寺...
“有特色、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城区住建委一级调研员、原北京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说,“在街区进行提升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参考老照片、老档案,走访老居民、老街坊,用好老物件、老材料,尽最大努力还原街区的历史风貌。”在宫门口东岔胡同,颇具年代感的老物件被...
前来游玩的龚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瞿溪会市更加热闹,融入了许多新元素。唐先生则表示,“老街新景象焕醒了童年记忆,带着两个孩子来感受下瓯海老底子的民俗活动。”瞿溪街道工作人员罗佳敏告诉记者,今年瞿溪会市增加了互动体验,全新开发“长卷打卡”环节,并在多个点位设置“瞿艺秀场”舞台,呈现精彩节目。二月初一当天还...
老街,是一份记忆,更是一种情怀。这不,南起遵义路,北至解放桥,承载着几代贵阳人城市记忆的青云路,也有了新模样。穿过一座雕刻着“青云门”古铜色篆书大字的“老城门”,迎着浓浓的“老贵阳”气息走进焕新后的青云路步行街——沿街美食店铺门口的食客早已爆满,阿杜炒蟹、雷家豆腐圆子等“老字号”个个是“...
一条可舒适慢行、出门见绿、文景融合的600余年老街焕发了新的活力。重塑文化景观环境 让“一桥两庙”靓起来 德内大街始建于元代,是什刹海地区南北贯通的历史文化街区。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德内大街始建于元代,北起德胜门,南至地安门西大街,是什刹海地区南北贯通的历史文化街区,沿线串联7个社区、26条传统街巷...
10月1日,游客在唐山河头老街游玩。(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 摄 老街焕发新风貌,古镇更具现代范儿。11月2日,走进石家庄西部长青德明古镇,一半古朴沉静,一半时尚鲜活。青山绿水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相映成趣;热闹古街旁,小吃店、咖啡馆、电影院鳞次栉比,叫卖声、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央广网安庆11月23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在安徽安庆古城内,有一条有着800年历史的老街,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安庆传统的商业风貌,它就是曾有着“皖江第一街”的美誉的安庆倒扒狮街。这条百年老街,因明代山东左布政使司刘尚志在这条街建造含有倒立石狮子的石牌坊而得名。它与周围的国货街、四...
2005年,北海市政府启动老街修复工程,随着一些新业态的加入,北海老街逐渐重现昔日荣光。图为充满历史感的北海老街。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摄 图为重现昔日繁华的北海老街,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打卡点。中新网记者 蒋雪林 摄 图为在北海老街一家泰国市集门口,店家设置了无脸人物模型道具,以吸引顾客打卡拍照。中新网...
据了解,阜内大街是有着700余年历史的老街,是北京老城“一轴一线”中朝阜大街“一线”的西起点,也是北京老城西部进出城门的交通要道。有着700年历史、被称为“北京最美大街”的阜成门内大街二期改造正式完工,重现往昔芳华。记者 富田 摄 早在2015年,阜内大街一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就已启动,阜成门桥至...
百年老街焕新归来,如何推陈出新,既扮靓“面子”,也夯实“里子”,让游客从单纯的游览走向深度体验?这是当下众多文化街区改造面临的共同难题。 文化新地标,既要焕新,也要如旧。只有保护好老街古建筑最原始的“形貌”,才能更好地留存历史中的“文化记忆”。新旧之间,寺前街正依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