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馍,有菜,再来点稀饭,一顿农村家常早餐就搞定了,今天煮的是红薯花生黑米稀饭,解渴又好喝。很多人都说河南人的早餐,应该是油条、水煎包、胡辣汤等,其实老百姓在家做饭基本不是这样,家里的早餐都是馍菜和稀饭,更简单家常,感觉吃着也更舒服。“早餐要吃得像皇帝”,有营养专家说,这句话不是说早餐要...
现在周末宁愿在家吃一碗面条,在自家窗明几净的饭厅里,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污浊的空气,吃自己动手做的一碗面条,舒服满足。最美不过家常菜,我是:厨房的温馨——家常美食天天见。每天用心为家人做好一饭一菜一汤!家常饭菜就是家的味道,厨房的温馨,充满爱的小日子。家常美食就是每天用简单的食材,制作出家人...
第二天的晚餐 烩肉丸子汤,香菇油菜,糖酥馅饼,西红柿炒角瓜,蒸蜜薯。下班回家,到家门口看见有卖蜜薯的,买了几根,回家蒸上,吃不完放冰箱,第二天吃早餐,早晨放烤箱烤五分钟,又香又甜。烩肉丸子汤:牛肉莲藕丸子是家人都喜欢吃的,每次蒸一大锅,冷冻冰箱,平时吃的时候,随用随取,方便快捷。第三天...
尤其在农村,房前屋后、田间村头都会成为老百姓们吃饭的场所,邻里乡亲,边吃边聊。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吃了没?”都倍感亲切,这是一种习俗、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幸福。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组农村吃饭场景的老照片,共同回味那个年代带给我们的感动~ 疲惫...
咸菜在那个时代也是常见的早餐配菜。制作咸菜很简单,通常只需将萝卜切成条状,然后加入大量食盐进行腌制。这种咸菜口味简单,但耐储存,能增加食欲,据说一块咸菜能够搭配一碗饭。这只是六七十年代常见的早餐,实际上在不同地区和家庭中的早餐食物可能有所差异。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人们在选择早餐时更注重实用和充饥...
1 普通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也即“两餐制”。所谓普通老百姓却是吃两顿,俗称“朝食”(大约上午九、十点左右和“哺食”(大约在下午三、四点左右),也就是一早一晚。古人将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吃饭时间相当于现代早上7时-9时。与此相对应的是,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哺(bu)...
老百姓吃饱饭,也就20来年的事 早上看到一条微博,说是听陕西南部的朋友聊天,1991年在山沟里出生的朋友,全班40个人,只有5个人考上重点高中,走出了山沟。他们每天吃得就是洋芋、玉米糊糊。每周一带菜去学校,到了周三菜就酸了,周四就长白毛,周五就能只能喝糊汤。这个朋友是1991年出生的。算下来,他上高中的...
崖州当地老百姓非常勤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可是早上吃的早餐却不耐饱,没干多少农活,肚子就饿了。后来,崖州老百姓就想出了用本地糯米和黑豆放在一起蒸制成黑豆糯米饭,不仅耐饱,而且制作简单。久而久之,黑豆糯米饭渐渐演变成当地老百姓一道经典的...
老百姓餐桌上的那碗米饭 崇明每年种植水稻约27万亩,是上海郊区规模最大的水稻生产区。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培育和改良,2019年,“崇明大米”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香味浓郁、口感软糯的“崇明大米”已成为许多市民的“米袋子”首选。选育示范新品种 赋能水稻绿色生产 眼下,稻谷收割已基本结束,今年水稻生产期...
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期,老百姓究竟能不能吃饱饭?经历过的人清楚,不是用“能”或者“不能”就能讲清楚的,原因如下:家庭背景身份背景不同;城市或者乡村之间的差异;地域不同等因素都存在。这是真实的历史我们这些人经历了的那个年代,可真锻炼了人。 从当时的一个数据来看,1950--1980三十年,人均寿命增长1.7倍,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