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乡村建设、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等推动下,农村、偏远地区群众,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同时,当前数字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弥合不同群体在数字资源获取、运用等方面的素养与技能鸿沟,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
根据统计,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打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老年人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不仅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更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必需品”。去年9月1日,我国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一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
法律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在重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基础上,进而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府主导,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推进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法律还规定了残疾人联合会、老龄协会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工作职责。为保障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实到位,法律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居...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 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特殊群体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着特别的关注和规定。这些特殊群体的权益及如何保护都有特别法来规定。这些特别规定是为了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权益,...
目前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约3.6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约10万人,困难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惠及约1.1万人。今年来已发放就业特别困难残疾人岗位补贴、稳岗补贴、超比例安置奖励约40万元,60周岁以下残疾人代投意外伤害险约8.1万人,农村非低保残疾人水气暖费用减免1.4万余户。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残疾学生...
要督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积极响应城市轨道交通“爱心预约”乘车服务需求,认真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电(扶)梯、招援电话、上下车渡板等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便捷出行。 (四)持续优化综合运输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各地要督促出行服务的运营...
通知明确要求,保留使用现金、刷卡、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方式,优化窗口人工服务和志愿服务;优化完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购票功能,推动实现自动识别并优先安排老年人选择下铺;结合实际开设爱心通道、无障碍服务窗口,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优待服务;鼓励邮政、快...
全面信息社会,老年人、残疾人一个不能少 当今中国已先于世界各国进入全面信息社会,以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智能技术,已深入社会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信息社会里,对于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而言,信息无障碍较之于城市设施无障碍,具有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工业和信息化...
法律分析: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和法律援助等。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康复、医疗救助保障;教育、培训、就业扶持保障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四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 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解决“老人下楼难”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居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