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赏析:老子阐明了水的两大德性:“利万物”、“不争”,强调“水”中所包含的“德性”,对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解释:不...
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说他“陈国相人”或“楚苦县人...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它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于与主宰者,这种“道”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它是一切的开始,是万事万物的生化者。人之生老病死、草木之生长凋零、天地...
”(陈鼓应)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8、“企者不立,跨者...
《老子》10句名言,道尽人生真谛!《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虽然仅仅五千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感悟:祸和福不是绝对的,祸里面往往包含着福,福里面也常常隐藏着祸。比如一个人开始做生意很顺利,表面看起来是福,其实暗藏着祸,因为人在顺利的...
老子叫老子,不是因为他姓老,以老为氏,而是因为他活得长,是古代有名的老寿星。古代老寿星,名气最大,见于古书,要算彭祖。古书提到彭祖,最早是《论语》。孔子管他叫“老彭”。我们要知道,“老彭”的意思可不是老子和彭祖,而是非常长寿的彭祖。简帛古书,上博楚简、马王堆帛书,也都提到彭祖,跟他在一起...
1. 老子的生平背景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名李耳,字聃,传说出生于楚国苦县(今属河南省鹿邑县)。关于老子的生平,史料记载甚少,其人生大部分依赖《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以及后世的传说。老子曾任职于周朝的图书馆,负责守卫典籍,因而对古代文献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研究。根据传说,老子在看到周朝...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子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01、未出生 ,先丧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陈国人,公元前571年出生于陈国苦县,大约长孔子20岁。当时,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