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无为而无以(德而)为,自然而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刻意而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无心而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响应),则攘(伸)臂而扔(拉近、约束)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少,不足),而乱之首(开端)。前识(先知、筮占)者,...
马王堆帛书《老子德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
老子教人做人,做人要朴实、厚道,不能浮华、浅薄。做人要修身修心,以达到具有大丈夫的气概与胸怀。
之所以是“德篇第一”,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德道”即“得道”,无德不能得道。有人认为“道是德之本,德是道之用”,坚持认为老子文是《道德经》。其实是忽视了“道”之玄妙难测,人只有具备了“德”,才能深究“道”。 “德篇第一”为《德经》的前二段(章),第一段概述了“道德仁义礼”、认识论、...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
《老子》德篇 仁义寡薄德为首,神灵得道九重天。 弱柔向反无生有,闻道勤行莫笑言。 大器晚成希声远,上德慈隐谷逢源。 道生一二三万物,治大国若烹小鲜。 为大图难易着手,无有极柔入无间。 知足止殆可长久,清净无为路坦途。 多欲无道逢祸乱,迷行愈远忘当初。
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是人类向上性的体现,对于美德“下德不矢德”就有了“下德”向上发展的空间,所以老子“犹唬其贵言也”。 有的人能在“矢德”里树立榜样,有的人也在“矢德”里搞“平均主义”,以“下德矢德”对自身及所处的环境里出现不和谐现象视而不见,却对他人做出的美德行为施加评判,...
最近读了一本帛书版的《老子》,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德篇,对照通行版的第六十二章,发现两者之间有不少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影响了文意,还让读者对古文的解读更加复杂。在帛书版中,德篇的原文似乎比通行版更逻辑连贯,意义也稍微清晰一些。比如,德篇里有“共之璧以先四马”,这句话在通行版里解释为“荣贵之行”,...
小篆帛书版老子德篇第一章: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小篆#铁线篆 #清静经#书法#篆书 - 杨修鉴小篆书法于2024092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欢迎收听由主播ZTWang为您带来的“《老子·德道经》德篇01~14”精彩有声内容,该音频时长9分5秒,已被收听542次。为您推荐更多相关的音频“《老子·德道经》德篇15~30”,下载喜马拉雅APP,收听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