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城村在历史上被称为佛爷坪、佛坪。这里曾是秦岭古道傥骆道上重要的驿站,供川陕之间往来的商旅休息、中转、交易。1825年,清政府设立佛坪厅,厅城选址即在此处。老县城村由此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人口规模一度达到2万余人。近代以来,随着川陕交通条件改善,南来北往的人流、货流有了更多线路选择,藏于...
“我们坚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老县城。”老县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老县城村收到了一笔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项资金。我们改造了城内主干道,修复了排水设施,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完善了村子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全村人居环...
6月5日,记者走进老县城村,探访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老县城村是西安距离钟楼最远的行政村,这里的人被称为距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厚畛子镇人大主席陈鹏魁告诉记者,由于远离城市,老县城村仍然保留着完整的清代厅城遗址和原生态的乡村风貌。 老县城村在历史上被称为佛爷坪、佛坪。这里曾是秦岭古...
周至县老县城村是距离西安最远的一个村落,总共只有38户人家。清朝道光五年(1825),割周至南及洋县东北地设佛坪厅,厅治设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 这里曾经也是繁盛一时,但因为地处三县交界处,有点“三不管”的味道,所以土匪猖獗,一度十分混乱,民国11年(1922)3月,郧天禄匪众袭县城佛爷坪,...
老县城村,这个被誉为“距离钟楼最远的西安村落”,在历史长河中曾是秦岭古道傣骆道上的重要驿站,见证了川陕之间商旅的往来与繁荣。1825年,清政府在此设立佛坪厅,老县城村因此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人口一度达到2万余人。然而,随着近代川陕交通条件的改善,傣骆道逐渐荒废,佛坪厅城也随之衰败。1913年,佛坪...
老县城村,这个地处交通要冲的古村落,曾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曾因战乱匪患而饱受磨难。为了守护这里的安宁,道光年间,人们修筑了坚固的城墙,打造了佛坪厅城,以此作为防御匪患的堡垒,扼守着嘥骆道的咽喉要地。如今,走进老县城村,依然能探寻到历史的痕迹:石头堆砌的城墙诉说着往日的沧桑,而“景阳”“丰乐”“延...
出佛坪县城沿108国道一路北上约60公里,翻越秦岭之后左转西行进入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在狭窄蜿蜒的乡村道路上辗转40公里便抵达周至县厚畛子镇的老县城村,这里就是佛坪县的老县城。 陕西周至老县城保护区秦岭界 翻越秦岭 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老县城村全景(网络图片) ...
老县城并非是一座县城,而是周至县厚畛子镇的一个小山村,因其在清代是佛坪厅治所所在地而得名,2016年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个位于秦岭腹地的传统村落,群山环绕,流水潺潺,掩映在一望无际的密林中,静谧而秀美。6月5日,记者走进老县城村,探访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据王平介绍,如今的老县城村虽然只有48户人家,但在旅游旺季时,年接待游客量却超过30万人次。在旅游旺季期间,每天能接待三四百名游客。展望未来,王平表示:“我们计划在文化和自然景观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遗迹的带动作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品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将老县城村打造...
老县城村古称“佛坪厅”,始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目前是我国保护较为完整的一处位于深山的古城遗址,也是千年古道傥骆道途中唯一的要塞城池。 由于地处交通要道,老县城村曾商贾云集,也曾因战乱匪患不断,饱受苦难。因此,为了安置流民、维持治安,道光年间修筑城墙,建成佛坪厅城,防御匪患,形成了“傥骆道上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