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明 经外奇穴,在项部,翳风穴后1寸。【主治病症】近视,远视,雀盲,早期白内障。
色盲:翳明、风池、攒竹、太阳。 视神经萎缩:球后、翳明;配穴:内睛明、瞳子髎、光明、三阴交。 中心性视网膜炎:风池、翳明、合谷、三阴交及眼眶内诸穴(如承泣等);肝热型加太冲、行间(泻法),肾虚型加复溜、太溪(补法)。 【刺灸法】 直刺或向鼻尖方向刺1~1.5寸。
#5-经外奇穴-调·理·操·作艾灸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 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按摩用双手大拇指指尖分别按于同侧翳明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可很快缓解耳聋、耳鸣带来的不适症状。针刺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
释义:翳:用羽毛做的华盖,障蔽,遮掩 该名称指明本穴位能明目的功能而言。 “翳明”相关论述 (12) 翳明 Yìmíng《针灸学》 [定位] 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上,穴区浅层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深层有副神经、颈神经后支和耳后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迷走神经干、副神经干和颈内动、静脉...
翳明 A+医学百科>> 翳明 翳明,经外穴名。在翳风穴后1寸处。布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后动、静脉分支及颈内动、静脉网(有迷走神经、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主治夜盲,近视,远视,白内障,及内耳性眩晕,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失眠,精神分裂症等。直刺1-1.5寸。
翳明穴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三、取穴方法:正坐位,头略前倾。在项部翳风穴后1寸,于乳突后下方处取穴 四、翳明穴穴位解剖:翳明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1、层次解剖 ...
翳明yìmíng,出《中华医学杂志》。 经属 经外奇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 正坐位,头略前倾。在项部,在翳风后1寸。 取穴法: 正坐或俯卧位。将耳垂向后按,从正对耳垂的边缘,按压有凹陷处(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再向后量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3,按摩疗法:用双手大拇指指尖分别按于同侧翳明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可很快缓解耳聋、耳鸣带来的不适症状。 临床常见配伍 1,配承泣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睛明穴、攒竹穴、风池穴治近视。 2 ,配耳门穴、中渚穴、外关穴、听会穴治耳聋耳鸣。
翳明的位置和功效如下: 位置: 一种说法认为翳明穴位于眼眶外上方,在眼眶的凹陷中,前中1/3交点处,属手太阴肺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另一种说法则指出翳明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后一寸的位置。 功效: 明目聪耳:翳明穴能够治疗多种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白内障、夜盲、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