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荷汤的药方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 薄荷4.5克连翘4.5克 生甘草3克 黑栀皮4.5克桔梗9克绿豆皮6克 翘荷汤的功效 功用 清上宣肺。 主治 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耳鸣目赤,龈胀咽痛者。 【加减】 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叶、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牛蒡子、黄芩。
导读:组成:薄荷5g,连翘5g,生甘草3g,栀子5g,桔梗6g,绿豆6g。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日服二剂,甚者日三剂。(作者/康海洋) 【经典原文】 翘荷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秋燥第57条,其原条文谓:"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等等。 ... 【组成】薄荷5g,...
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翘荷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30g,蒲公英20g,牛蒡子、板蓝根各15g,连翘、桔梗各12g,薄荷、栀子、荆芥、淡竹叶各l0g,大黄6g(后下),甘草8g。l天l剂,水煎服,7天为1疗程。用药1周后,发热缓解,体温正常,原方续服1周后自行停药,3月后随访未再出现发热...
新加翘荷汤 新加翘荷汤是中药方剂。【来源】《秋瘟证治要略》。【组成】连翘9克 薄荷梗 蝉衣 苦丁茶 栀皮 绿豆衣 射干各4.5克 玄参9克 桔梗1.5克 苦杏仁9克 马勃3克 【用法】水煎服。【功用】辛散风热,降火解毒。【主治】秋瘟证,燥夹伏热化火,咳嗽,耳鸣目赤,龈肿咽痛。
翘荷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秋燥》第57条: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菏汤主之。清窍不利,如耳鸣、目赤、龈胀、咽痛之类。翘荷汤者,亦清上焦气分之燥热也。 翘菏汤(辛凉法) 薄荷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生甘草一钱,黑栀皮一钱五分,桔梗二钱,绿豆皮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日服二剂,甚者...
翘荷汤方歌翘荷汤方歌 翘荷汤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主治燥气化火、清窍不利之证。此方药物组成精炼,配伍严谨,体现温病学派轻清宣透、顾护阴液的治疗思想。方歌以七言诗体概括方剂精髓,便于习医者记忆掌握。其歌诀云:“翘荷汤有绿豆皮,干草桔梗栀皮随。清窍不利耳鸣症,辛凉清火法可依。”全方由连翘...
翘荷汤 翘荷汤--《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薄荷4.5克,连翘4.5克,生甘草3克,黑栀皮4.5克,桔梗9克,绿豆皮6克。 【功能主治】清上宣肺。治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耳鸣目赤,龈胀咽痛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日服二剂,甚者日三服。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叶...
翘荷汤的功效一般能够健脾胃,而作用通常可以消炎抑菌,只要由薄荷、生甘草、连翘等中药成分而制而成,因此还可以起到一定清热解毒的效果,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起到祛风功效,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牙龈肿胀、咽喉肿痛等症状,但是在饮用时一定要适量,避免一次喝太多。
翘荷汤最早见于《温病条辨》卷一,由薄荷、连翘、生甘草、黑栀皮、桔梗、绿豆皮等组成。这些药材各具特色,共同作用,以达到清上宣肺的功效。 薄荷和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上焦的燥热;生甘草和黑栀皮则有助于宣肺利咽,缓解咽痛等症状;桔梗则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作用;绿豆皮性寒,与连翘、栀皮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