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适认为羹颉山是因为羹颉侯的封号而得名。 [8] dingscc 金鸡古墩 9 汉高祖曾把“刘信”的女儿嫁给“冒顿单于”,刘信就是刘邦的亲生大哥“刘伯”的儿子,刘信就是“汉始祖·大皇帝·刘煓”的嫡子长孙。刘信的父母是刘邦的兄嫂,爷爷是太上皇刘煓,刘信的封地就是舒县(后被刘信分为舒县和龙舒县)安徽省志记载,...
羹颉侯国,西汉置。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兄子刘信为羹颉侯,羹颉侯国都在今舒城县西北15公里。羹颉侯国立国13年,于高后元年(前187年)有罪,削为关内侯。国除。解释 羹颉侯国,这是戏谑、嘲讽性封号。出处 据《史记·楚元王世家》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常呼朋唤友去兄嫂家吃饭,嫂厌其常来,故意...
信母尝有罪高祖微时,太上怜之,故封为羹颉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这是刘信在封侯前的全记录。 刘信很早之前就以刘邦侄子的身份参军入伍了,并在平定韩王信的反叛时,担任郎中将。 而这里的郎中将,理论上应该就是郎中骑将,也就是灌婴所统管的那支郎中骑兵中的高级将领。所以说,刘信本身在军中...
舒王墩汉墓,是西汉初年羹颉侯刘信的墓葬,位于今天中国百强县之一的肥西县花岗镇206国道旁,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整个墓葬是由封土、墓道、前室、南北耳室和后室组成,封土高38米、底径70米,墓道长20米,墓室呈“T”字形,长14米、宽12米,面积100平方米。该墓已于2000年考古发掘,出土70多件珍贵...
就因为这个,刘邦给刘信封了个“羹颉侯”。与其说是封赏,还不如说是羞辱。以上,在《史记》等权威的史书中都有记载。因此,千百年来,人们都深信不疑,以为刘邦真的就是因为记恨当年大嫂不给自己饭吃的事情,这才借着封侯的事情来报复。然而,史书上的这个记载,是真的吗?首先,就像前面说的,论功行赏、...
刘邦早已决定,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应大嫂当年的羞辱。这个方式就是给大嫂的儿子刘信封一个特殊的爵位,叫做“羹颉侯”。"羹"通常指的是一种汤类食品,常常是由肉、蔬菜、豆腐等原料制成的。在这里,"羹"象征着食物。而"颉"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刮、擦、挠"的意思,也可用来形容刮擦声。因此,"羹颉...
“羹颉侯”的读音为gēng jiá hóu。其中,“羹”字读gēng,意为煮成浓汁的食品;“颉”字在此处读jiá,通“扴”,意为刮;“侯”字读hóu,是古代的一种爵位。这个名称出自《史记·楚元王世家》,后人以“颉羹”讥人吝啬,而“羹颉侯”则是作为爵号使用的。请问还有其他关于《康熙字典》的问题吗?
据《舒城县志》、《庐州府志》记称载,刘邦的侄子刘信,食邑为“舒地”。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安徽舒城县西北三十里,汉高帝封兄子信为羹颉侯,国于此。”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刘信的封地为现在肥西和舒城交界的区域。史料中曾经记载称,刘信在到达封地之后,发现“龙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
“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史记·楚元王世家》 看看,这还是太上皇刘太公出面,亲自给刘邦施加压力,刘邦这才不情不愿,给刘信封了个“羹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