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县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黄平县把健康服务作为基础工程,把健康社会作为保障环节,结合政府推动、社区组织和群众参与,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健康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了全县各族群众的...
过去一年,我省针对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实施临时救助54.03万人次。依托“大数据+铁脚板”,及时将128.03万名脱贫人口、46.95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8820元、6400元、11472元,同比增长1%、6%、1%。推动实现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
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出入院一站式、一网通支付等便民举措,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办好社会保障“暖心事”。聚焦“一老一小”,完成夏家营中心敬老院、西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万硕花园托育园投入运营,守护“朝夕美好”。统筹...
民政部组织编写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唯有倾尽为民之力、善谋百姓福祉,方能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托起亿万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23年,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就业优先稳住就业“基本盘”“在这里上班,不仅能增加...
省人大代表、格尔木市委副书记、市长冉清认为,要通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进而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人民的期望,是施政的方向。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积极担当作为,在推进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力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一、在真学笃信中扛起学习贯彻政治责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在武装全系统干部职工头脑、指导卫生健康工作实践、推动健康贵州建设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学出自信。按照“五个牢牢把握”要求,深刻认识党的...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增进民生福祉,綦江还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体系,通过构建起“1+4+5+N”特困人员安全监管与照料服务体系(即,搭建1个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4个1”安全服务机制,制定“5大类”服务标准规范,链接“N”个资源),提供精准、专业、个性化的服务类救助,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米...
在总会成立30周年之际,经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中华慈善总会正式成立大健康工作委员会,标志着我会慈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将我会慈善业务融入国家大健康战略,成为第三次分配在大健康领域的重要实践,有利于推动大健康与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
健康,是群众的期盼,更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作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力军,安阳市各大医疗机构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多措并举保证群众安全便捷就医,切实筑起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屏障,让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更有“医”靠。12月9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东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