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走在前,群众跟着干。党群携手、万众一心,画大幸福生活“同心圆”。基层党组织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让驻区单位、社会团体、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调动起来,投入共建共治之中,进一步盘活资源、互通信息、促进共享,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润物无声之中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凝聚力。 唤醒自觉,共建幸福家。调...
同时,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倡导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推动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弱有所扶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应有之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綦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綦江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 病有所医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夯实民生基础 2022年5月7日,江苏省人民...
回首2023年,一项项惠民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百姓享受到了发展红利;一个个美丽蝶变、一张张群众笑脸,绘就出晋城群众幸福生活的最美画卷。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振海
朔州市委、市政府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把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富足,民生保障底线兜得更牢更实,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
这意味着单纯发展经济,只发展物质文明,不能解决人们的幸福问题,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是一个复合的公共治理问题。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经过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基本民生保障和各种公共服务...
今年以来,开阳县持续以扮靓乡村环境为抓手,“三维度”擦亮群众幸福底色,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扮靓村庄环境,群众宜居有温度 推动农村“五治”工作提档升级,着力解决民生实事难题,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治房”方面,结合实地走访情况,围绕农村房屋的“建、管、用”,开展“房地一体”权籍调查,逐步加固修缮...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温暖着流长苗族乡人民的心,幸福感更加可感可及。2024年,流长苗族乡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继续领办民生实事106件,涉及路灯安装、机耕道建设、宜居农房改造等一批惠民工程,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广大群众实惠“加码...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代表们表示,接下来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用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在幸福里社区优美的环境、温馨的服务、精细的管理中特殊困难群体不仅挣到钱还学到技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会依法办事。抢抓“制高点”因企业用工需求和务工劳动力信息不对称,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同时并存。全县有中小企业2719家。其中,种植企业1468家。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农民人均7.8亩。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