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名字叫羊舌肸(读音:yáng shé xī)。羊舌肸不仅聪明,还非常善良,他总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羊舌肸的故事。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晋国有很多家族,其中有一个家族叫羊舌氏。羊舌氏家族的人们都非常厉害,他们的祖先羊舌突是一位勇敢的将军,因...
百度百科 羊舌肸,复姓羊舌,名肿,字叔向,又称叔肸、杨肸肿。春秋时期荀国绛州王守庄人,王守庄俗称羊舌村。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历事晋悼公、晋平公、晋昭公三世。主要活动在晋平公,昭公时期(前557-前526年)。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15里),故又称杨肸。 羊舌氏是晋国的公族,叔向之父羊舌职即为大夫。到...
“羊舌肸”竭力维持晋国的霸主地位 叔向出身羊舌氏,名肸[xī],字叔向,羊舌家族是晋武公庶子的后代,由于采邑在羊舌邑,遂以羊舌为氏。羊舌家族世代皆为晋国上大夫,虽然地位不如那些能够跻身六卿行列的家族,但也是晋国政坛上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叔向精通各类典籍,年纪轻轻的他就被晋悼公任命为太子傅,负责教授...
叔向,名羊舌肸,叔向为其字,春秋中后期晋国上大夫,著名外交家。其家族羊舌氏为公室远支。《左传》对他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记述开始于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止于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1]358-359。晋国霸业自文公创立,几度起伏,经悼公复霸之后,日益呈现出不可挽回的颓势。叔向身为晋平公太傅,竭力维护公...
羊舌肸 春秋后期晋国政治家、外交家姬姓,羊舌氏,名肸,字叔向,又字叔誉,因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以邑为氏,别为杨氏,又称叔肸、杨肸。
历来为孔子所称赞的人物中,有个羊舌家族的羊舌肸。孔子是西周礼乐制度的卫道者,而羊舌肸与孔子可算是文化上的同盟。他们生活的时期主要在周灵王、周景王时期,在晋国是晋平公在位,此时周天子衰微,诸侯们各自为政,晋齐等传统强国,国内外姓势力和卿大夫势力崛起,特别是晋齐两国,卿大夫力量已经超越君权,成为国之大患,...
羊舌肸,字叔向。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政治家,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并列为春秋三大大夫。他主张凡事不争先,多教导,少刑罚,是老子的信徒。关于他,有不少历史典故。礼法之争羊舌肸在听闻郑国作刑书之后,曾致信子产。“从前先王衡量事情的轻重来断定罪行,不制定刑法,用道义来防范,用政令来约束,用礼仪来奉行,用信用...
羊舌肸的读音是xī。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羊舌肸,姬姓,羊舌氏,名肸,字叔向(一作叔响,又字叔誉),因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又称杨肸。 在具体用法上,我们通常会引用他的事迹或言论,例如:“羊舌肸在晋国的政治生涯中,以维护西周礼乐文化传统和正直品格为人注目。” 如果你...
羊舌肸(xī),复姓羊舌,名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杨肸。春秋时期荀国绛州王守庄人,王守庄俗称羊舌村。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历事晋悼公、晋平公、晋昭公三世。主要活动在晋平公,昭公时期(前557-前526年)。食邑在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15里),故又称杨肸。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历太子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