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类鼻疽 类鼻疸是由吕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原菌极似马鼻疽杆菌而得名,无芽孢和荚膜,有鞭毛,并且鞭毛在菌体一端,能活泼运动,革兰染色阴性。以跛行和睾丸、乳房皮肤上出现硬结节为特征。 【流行特点】 (1)传染源是田鼠和家鼠,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吸血昆虫传播。 (2)羔羊发病率最高,成年羊次...
羊类鼻疽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在慢性症状中,山羊常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然而,少数情况下,山羊可能呈现急性症状,尤其在幼羊群体中,症状往往更为剧烈,甚至导致死亡。病羊在急性阶段会出现体温升高与食欲减退的现象。同时,眼鼻分泌物变为粘脓性,咳嗽加剧,并伴有呼吸困难。动物身体逐渐...
类鼻疽假单胞菌,作为假单胞菌属的一员,与鼻疽假单胞菌在病原性、抗原性和噬菌体敏感性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此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染色,并具有端鞭毛,能够运动。它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感染脏器的标本压印片染色时,可见菌体周围有不着色圈,即所谓的假荚膜。其G+C克分子浓度在68%-69....
山羊类鼻疽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复杂,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确诊需依赖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1. 标本采取:取发热期山羊的血液、脏器、淋巴结、睾丸和乳房中的脓肿或结节病灶。2. 直接镜检:标本涂片,使用革兰氏染色和酶标抗体染色,可初步诊断。3. 病原分离与鉴定:使用实验动物和细菌培养方法分离类鼻疽假...
羊类鼻疽目前并无可用疫苗,主要采取一般防疫卫生措施,避免土壤和水污染导致经损伤皮肤感染。加强动物检疫和肉品卫生检验,确保无病灶或污染。病羊应隔离治疗,污染环境需使用漂白粉消毒。对急性型羊,早期及时治疗有效,常用药物包括强力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通常采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羊类鼻疽病的防治
摘要: 海南省某个山羊养殖场,发生多只成年山羊发热,寒颤,咳嗽,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探究其发病原因,无菌条件下采集病羊肺脏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类鼻疽...
摘要 试验旨在克隆和表达羊源性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a)的BPSL1467基因,并对其表达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羊源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HN1株)基因组为模板,参照GenBank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K96243标准株BPSL146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将所得片...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羊类鼻疽的主要症状是脓肿。 没用 有用 基本信息 西医学名羊类鼻疽 常见症状脓肿,结节病灶 传染性有传染性 是否纳入医保否 属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概述 一病原体 二流行病学 三临床症状 四病理变化 五诊断 六防制措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