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暂无解析反馈 收藏
【名词解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加强文化大统一的重要举措。确立以儒家的政治和历史思想作为汉帝国的主流文化形态,并与法家理论结合起来,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3.5分)从此,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中国文化界进入经学时代,直至明清。(1.5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名词解释 罢黜百家:罢黜百家是指中国官方罢黜其他思想流派,实行儒家思想处于主流地位,其它学术思想被禁止传播,只允许儒家思想传播和发展。它是一种独尊儒术的政策,也就是把儒家思想单独抬出,甚至把其他思想排斥出去,把儒家思想的统称(尊儒百家)定为主流思想,这就是“罢黜百家”的政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实施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此政策在秦汉之际逐渐形成,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学说逐渐复兴。陈胜、吴广起义后,儒生参与反秦斗争,汉初,儒学与黄老学说在政治、思想上展开了激烈斗争。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儒家思想逐渐取代黄老学说,成为统治地位。建元元年,武帝继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
名词解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中央...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铸刑书 答案:这是春秋失去子产的一项法律改革。即将刑法铸造在金属器物上,予以公布。它开创了世界古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名词解释: 汉武帝时期所确立的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的封建文化主义政策。汉初统治者所奉行的基于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政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儒家学说渐被认为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效工具。武帝即位后,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否存在 专辑: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_叮当有声_05:065.5万 072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专辑:中国通史|从上古到民国|历史脉络大梳理|中华五千年 茂桐笙花文化04:3023.8万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专辑:中国历史|一听就上瘾的中国史 樱桃书荟05:564.1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隐藏的阴谋 专辑:中...
【名词解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