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为了纪念自己的师傅,他把师傅的作品“完整化”了。引用百度的说法:“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所以,有些书印刷《水浒传》的时...
罗贯中与施耐庵是师徒关系。二人同属元末明初人士,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徒弟,这一关系在明代淮安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中均有记载。 施耐庵,名耳,明代文学家,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他曾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带着门人罗贯中渡江北上,隐居在兴化以东人...
罗贯中深受施耐庵的影响。他协助施耐庵整理《水浒传》的文本,还为其中的一些情节增添了自己的见解。罗贯中的野心:历史的回响 与此同时,罗贯中开始构思自己的《三国演义》。他以史为鉴,用虚构的笔法补足史实的缺憾。与施耐庵的悲剧性不同,罗贯中的文字中多了一份对英雄时代的崇敬与向往。两人在隐居期间,不仅在文学...
在某种程度上,罗贯中可以被视为施耐庵的“接班人”,他在创作中吸收了施耐庵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手法。比如,《水浒传》中对于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深深影响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角色的塑造。罗贯中将历史与虚构结合,使得人物更加生动,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三、作品中的相互影响 虽然施耐庵和罗贯中没有直接的师徒...
罗贯中(约1330~1400),山西太原清徐县人,名本、才本、道本,号“湖海散人”,中国明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全传》(与施耐庵合著)、《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有剧本《赵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3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叫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后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
四大名著: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笔下的历史与人性 四大名著,即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一、《水浒传》《水浒传》的作者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著,同时也有罗贯中参与编纂...
罗贯中和施耐庵是师徒关系。《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纪连海则更认同流传很广的“施耐庵罗贯中为师徒关系”之说。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书中。 扩展资料: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明代文学家,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 江苏兴化人,...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王道生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 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