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罗汉图》轴南宋 | 金大受 绢本着色 南宋金大受 | 《十六罗汉图》轴“罗汉”是指完成佛教修行并脱离烦恼的僧侣。中国唐代七世纪的汉译佛教经典《法住记》中记载,释迦牟尼在涅槃之际,叮嘱十六名罗汉留在尘世…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此套《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源自明末匠心独运之手,其尺幅恢弘,长达一百二十厘米,横展四十五厘米,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梦幻画卷,静静铺陈于本色绫地之上。此图精妙演绎了神话中诸仙虔诚朝拜观音的盛景,每一针一线皆蕴含着对神圣与美好的无限向往。画面中,单晕色的装饰手法巧妙运用,如同晨曦初照,柔和而层次分明,将人物的...
吴滔 (1840~1895),浙江石门(今桐乡崇福镇)人。字伯滔,号铁夫、疏林等。能诗善画,工山水、花卉,初学奚罔,晚年雄放,水墨淋漓。文物介绍 设色。作于同治甲戌(1874年)款:同治十三年甲夏六月朔石门吴滔敬绘。钤:白文方印“滔”。朱文长方印“伯滔”作者介绍 山水取法高古,苍秀沉郁,水墨淋漓,一洗...
降龙罗汉图轴,由明代画家吴彬精心绘制,展现了他对佛教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绘画技艺。此画以绢为载体,色彩斑斓,纵深145.9厘米,横跨76.1厘米,气势恢宏。画作款署“枝隐头陀吴彬写”,并钤有“文中”和“吴彬之印”两方印章,彰显了作者的独到匠心和深厚底蕴。图中描绘了三位佛教人物,其中一位身披红色袈裟...
《罗汉图轴》高清图欣赏 朝代: 明 作者: 吴彬 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画三位佛教人物,其中身披红色袈裟者手持一钵正在降伏半空中的飞龙。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是佛,其次为菩萨,然后是罗汉。宋代以前流传十六罗汉,之后又衍生出两尊,即降龙和伏虎,于是成为十八罗汉。降龙罗汉位列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根据古...
道兰书局:流失海外的南宋《十六罗汉图轴》超清大图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此套《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其中十幅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幅藏于群马县立...
陆信忠《十六罗汉图》(局部)及相阿弥代付折纸,日本相国寺藏。陆信忠是南宋宁波民间佛像画家,其画工精致,设色艳丽,颇具装饰意味,作品多数流往日本。十六罗汉的故事是根据唐玄奘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而来,记载佛祖灭度时,曾嘱托十六位尊者不入涅槃,在世间善化福田,护持佛法。0...
明郑重设色罗汉图轴 郑重,歙县人。字千里,号天著。生卒不详。自幼生活在黄山附近,艺术上受黄山启示颇深,名噪一时。善写佛像,亦画山水小景。他的代表作《莲花图》,曾被人们称为“稀世杰作”。文物介绍 设色工笔。款:佛文郑重薰沐拜写。钤:白文方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