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式建筑(英语:Romanesque architecture,法语:Architecture romane,意大利语:Architettura romanica),又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为欧洲中世纪一种以窄半圆拱为特征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征的哥特式建筑。这一风格活跃于10至13世纪,其建筑实例遍及欧洲大陆,使其成为自古罗马建筑之后第一种风靡...
📜罗曼式建筑,又称罗马式、罗曼风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它起源于10世纪,随着西欧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封建制度的稳固而逐渐流行。🏛️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罗曼式建筑在教堂和修道院的建造中广泛采用了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同时,大量运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
西罗马的教堂,它们采用了巴西利卡那种建筑风格,就是通过十字拱和筒形设计,慢慢变成了更结实稳重的罗曼式建筑。反过来,东罗马的教堂呢,它们走的是集中布局的路子,穹顶和拱顶一起上,结果就成了光线超好的拜占庭式建筑。不过话说回来,这两种建筑啊,都是打古罗马那个“拱”结构上发展出来的,这点是没法否认的...
11世纪晚期,法国的罗曼式建筑到达了鼎盛时期,并且有了独具地方特色以及创新观念的风格出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南部图卢兹的圣赛尔宁教堂,这是一座标准的罗曼式建筑。2.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并在13~15世纪的时候在欧洲流行开来。哥特式建筑和罗曼式建筑有相似点,...
罗曼式建筑 是 10-12 世纪, 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也叫做罗马式或是仿罗马式风格,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 罗曼式建筑 ( Romanesque architecture )是 10-12 世纪, 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也叫做罗马式或是仿罗马式风格,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古罗马式的券、拱而...
罗曼式名词解释 “罗曼式(Romanic)风格”,指的就是欧洲从卡洛琳王朝后期的9世纪到12世纪左右的建筑风格。罗曼式(Romanesque)是一种建筑和艺术风格,起源于11世纪的欧洲,主要流行于罗曼斯王朝的领土,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地。它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建筑和艺术风格之一,也是欧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
在英格兰,这种风格通常被称为诺曼式建筑。而在意大利,它被称为Romanica,与罗马风格Romana相区别。为了区分两者,现代西方人称古希腊罗马建筑为古典建筑,近现代模仿者为新古典建筑。罗曼式建筑融合了西罗马和拜占庭建筑的特色,以其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于装饰...
罗曼式建筑是自罗马帝国之后第一种遍及欧洲的独特建筑风格。尽管在十九世纪的艺术史学家印象中罗曼式建筑是罗马建筑的一种延续,实际上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罗马的砖石建造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在更北的地区除了官方建筑外从未采用,甚至在斯堪的纳维亚闻所未闻。即使在罗马这样仍然存留着一些君士坦丁时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