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永丰乡人。 在保护文物方面,罗振玉出力最大的是保护内阁大库档案。内阁大库位于故宫东华门内,存放着此前数代的档案书籍。1909年,罗振玉在学部任职时,一天,学部尚书荣庆请军机大臣张之洞吃饭,罗振玉作陪。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罗振玉在许多甲骨文集联书法的落款上,都会写上“贞松罗振玉”几字,这些作品均为罗氏五十九岁后所书。因为一九二四年,罗振玉得逊帝溥仪赐匾“贞心古松”四字,从此便以“贞松老人”自号,晚年作书一律不忘署“贞松’二字。 罗振玉书写的甲骨文书法,并...
10作者:罗振玉 时期: 类型: 释文:叔言集古 备注: 11作者:罗振玉 时期: 类型: 释文:墨眇亭 备注: 12作者:罗振玉 时期: 类型: 释文:大云精舍 备注: 13作者:罗振玉 时期: 类型: 释文:宸翰楼 备注: 14作者:罗振玉 时期: 类型: 释文:帖祖斋 ...
在篆刻方面,罗振玉具备扎实的秦汉印基础,对秦汉印的精神有深入的把握和认知。罗振玉作品:墨缘 他没有过多追求章法的奇巧变化,而是注重对古朴平正的精神气质的探索,体现出一种古雅平淡、法度严谨的秦汉印章审美观。罗振玉作品:宸翰楼 例如他的白文印创作,线条方正平实、温雅婉转,以方为基调,方中寓圆、...
罗振玉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两位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最有成就的少数学者中的两位,他们共同创立的“罗王之学”,以安阳之商朝甲骨、敦煌之汉魏简牍、千佛洞之唐宋典籍文书等出土新资料为研究对象,把中国历史向上推进一千余年,取得了让世人惊奇的卓越成果。罗在学 ...
罗振玉像 图源网络 1 小天才倡导新学引关注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是癸卯年,那年正月下旬,作为清政府雇员身份罗振玉正在苏州办差。时年正月廿六日(2月23日),罗振玉突然接到淮安家中的急电,范夫人(罗母)去世,请他赶回。 范夫人即罗振玉的母亲,出生浙江上虞名门,对于罗振玉的启蒙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罗振玉不但著作宏富,学识渊博,而且在书法方面,他还兼有朴学和书学、碑学和帖学的结合,开创了书法家以新发现的古文为书写和使用对象的新局面。在书法观念上,他既恪守传统的中庸中和之美,又敢于将当代新出土的书史传播开来,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材料依据与现实可能性。说起罗振玉的书法,大多数人都会说到...
“从吾所乐,以古为徒”——雪堂罗振玉书法 罗振玉(1865-1940),初名宝钰,后改名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号雪堂,永丰乡人,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上虞。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于古器物学、考古学、金石学、甲骨学、农学等方面皆有成就。精于收藏考释,著有《殷墟书契菁华》《...
罗振玉(1866~1940)中国近代金石学家。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又号贞松老人。原籍浙江绍兴府上虞县永丰乡。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8月8日)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1940年5月14日卒于辽宁旅顺。罗振玉少年时代即癖好金石铭刻。成年后,适逢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遗书和大量古代器物的陆续发现,又与法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