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DV:向所有隔壁路由发送信息收敛慢、会存在回路;基础是Bellman-Ford方程(简称B-F方程);4.8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之RIP协议路由信息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应用层】,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算法,较小的AS(自治系统),适合小型网络;RIP报文,封装进...
网络技术基础(超详细)计算机网络发展 2、OSI七层模型网络互联典型设备 一、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MAC地址 2、IP协议 TCP协议 二、网络几个重要概念和协议 交换机与集线器 2、交换机与路由器 CISCO交换机介绍 4、 CISCO交换机基本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 三、交换机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基础讲稿 一、网络基础知识简介(1/...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共享式网络(HUB)中存在冲突域,所有的主机共享一根总线型链路(例如接 Hub 集线器),当同一时刻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会产生数据冲突,解决数据冲突的技术为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Detection)。 工作原理: 终端设备不停地检测共享线路的状态。如果线路空闲...
网络技术基础 一、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又称为网络地址转换,用于实现私有网络和公有网络之间的互访,应为在网路数据传输中目标地址为私网IP地址的数据会被路由黑洞吃掉,所以需要用到 NAT 来将私网 IP 转换为公网IP才能在互联网上实现数据传输。 NAT的功能:NAT不仅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
TCP/IP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90年代已发展成为计算机之间最常用的组网形式。TCP/IP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因为其协议簇的定义及其多种实现可以免费或花费很少就可以公开地得到。TCP/IP是“全球互联网”或“因特网”Internet的基础。
A类(8网络号+24主机号)、B类(16网络号+16主机号)、C类(24网络号+8主机号)可以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或路由器,D类地址作为组广播地址,E类是地址保留。 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用于多个主机通过一个公有IP访问访问互联网的私有网络中,减缓了IP地址的消耗,但是增加了网络通信的复杂度。 NAT 工作原理: 从内网...
TCP/IP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90年代已发展成为计算机之间最常用的组网形式。TCP/IP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因为其协议簇的定义及其多种实现可以免费或花费很少就可以公开地得到。TCP/IP是“全球互联网”或“因特网”Internet的基础。
云计算网络架构是支持云计算服务模型(如IaaS、PaaS、SaaS)的网络设计和布局,旨在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弹性扩展和灵活的服务交付。云计算网络架构结合了虚拟化技术、自动化管理和软件定义的网络(SDN),以支持大规模、动态和高可用性的云服务。云计算网络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虚拟化基础设施:包括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和...
网络技术基础(共15张PPT)3.1.1 网络互连技术 • 在OSI参考模型中,由于网间通信是根据不同的层划分的,同等层 间可以想到能相互通信,根据连接层次的不同,网间连接设备可 以分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 (1)中断器:完成物理层间的连接,主要起到信号再生放大,延长 网络距离的作用 • (2)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