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帧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以太网技术,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一个网络帧一般由帧头、数据区和帧尾三个部分组成。帧头通常包含了一些控制信息,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用于指示数据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数据区是网络帧中实际携带的数据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或其他形式的信息。帧尾通常包含一些错误检...
网络上的帧 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很小的称为帧(Frame)的单位传输的,帧由几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执行不同的功能.帧通过特定的称为网络驱动程序的软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线上,通过网线到达它们的目的机器,在目的机器的一端执行相反的过程.接收端机器的以太网卡捕获到这些帧,并告诉操作系统帧已到达,然后对其进...
网络帧 bps(bits per second)每秒比特数 bps是网络传输中一个最基本的网速单位,而比特流常用于拨号上网时代,最快的网速也就几十kbps(1024bps),常指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也就是说上网比特流,就有现在由于网速的加快,常用Mbps(1024kbps),现在的网络传输不再称为比特流,而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帧的组成 在...
从初学者角度,介绍 Linux 内核如何接收网络帧:从网卡设备完成数据帧的接收开始,到数据帧被传递到网络栈中的第三层结束。重点介绍内核的工作机制,不会深入过多代码层面的细节,示例代码来自 Linux 2.6。 设备的通知手段 从计算机硬件的角度,一个数据帧从进入网卡到最后被内核处理的整体示意图如下: ...
一、帧同步【LockStep】 1.1 基本原理 1.2 帧同步缺陷 1.3 乐观帧锁定 二、状态同步 2.1 基本原理 2.2 状态同步缺陷 三、区别(帧同步和状态同步) 四、网络传输协议的选择 五、网络同步优化技术 5.1 表现优化 5.2 延迟对抗 5.3 丢包对抗 5.4 带宽优化 5.5 帧率优化 参考 前言 谈到网络游戏,不可避免要谈到现有两...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帧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1.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层,它负责将网络层传递下来的IP数据报分成较小的单位,即帧。数据链路层还处理帧的传输错误,在需要时重发丢失的帧。它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来寻址和传输帧。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以太网...
网络传输中的帧是指数据在网络上以最小单位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单元,通常由网络驱动程序将用户数据封装成帧,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线上传输,到达目标机器后,以太网卡捕获这些帧,并通知操作系统进行处理和存储。数据帧在数据链路层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主要职责是确保相邻系统间物理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保证...
LLDP帧格式 各字段含义如下: (1)Destination Mac: 长度6个字节,LLDP帧的目的MAC地址。IEEE 802.1AB规定可以取如下3种值: LLDP帧的目的MAC地址。IEEE 802.1AB规定可以取如下3种值:0x0180-C200-000E: 最近网桥(Nearest Bridge)组MAC地址。0x0180-C200-0003: 最近的非两端口MAC中继网桥(Nearest non-TPMR Bridge...
帧是一种通信数据的封装形式,它将待传输的数据组织成一定的格式,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主机,然后再进行解封装,以便目标主机能够正确接收和处理数据。 功能: 帧在计算机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 1.封装和解封装:帧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封装操作,包括添加帧头、帧尾和校验等信息,使得数据能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