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科1属39种,中国仅知3种,即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Huang,1974),分布于西藏察隅地区;墨脱缺翅虫(Zorotypus medoensis Huang,1978),分布于西藏墨脱地区;纽氏缺翅虫(Zorotypus newi Chao & Chen,2000)),分布于台湾地区。 2.演化 多数学者认为缺翅目与啮虫目有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虫主要分布在南...
昆虫纲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类群——缺翅目(Zoraptera),它们体型小巧,体长大约只有4毫米。这个类群以菌类和小型动物为食。由于命名者Filippo Silvestri最初的研究材料都是无翅种类,因此得名Zoraptera。然而,后续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缺翅虫都无翅。🌍 全球已知的缺翅虫种类大约有四十多种,而中国仅有五种: 中华缺...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缺翅目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体小柔软,口器咀嚼式,触角9节,连珠状,有无翅型和有翅型,无翅型无单、复眼,有翅型有复眼和单眼,翅2对,膜质,翅脉简单,纵脉l到2条,足跗节2节;尾须1节;渐变态。如缺翅虫 反馈 收藏 ...
简介 缺翅目(Zoraptera)为一类原始的稀有昆虫,具有集群的生活习性。缺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小的一个目,也是了解最少的一个目。该目1913年首先建立,由于最初发现的种类都是无翅型,故命名为缺翅目,后来才发现有翅型。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有道词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词典,立即下载 ...
缺翅目,一个独特的昆虫门类,属于有翅亚纲的1目之一。这些小型昆虫的身长通常在三毫米左右,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引人注意。它们的头部硕大,结构灵活,便于活动;触角则展现出九节的念珠状设计,增添了观察中的趣味性。缺翅目的翅膀特点显著,前翅通常大于后翅,有的种类甚至完全无翅。它们的生活习性...
身为分类学者,我今天来发个专栏专门介绍一下,昆虫里成员物种数量最少的目……它的名字就是-缺翅目。 缺翅目(Zoraptera)是一类原始的少见昆虫,具有类似白蚁的集群的生活习性。是当年蟑、螳分家时期的始祖。同时,缺翅目也是昆虫纲中物种最少的一个目,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一个目。不过为什么它们叫缺翅目呢?真的...
缺翅目的分布范围主要局限于南美、中美洲、非洲、亚洲南部以及夏威夷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每种昆虫的分布区域都非常狭窄,目前尚未发现有广泛分布的种群。这些昆虫都是陆生生物,最常见的栖息地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它们的成虫在脱翅后会形成群居性,常常在树皮下、腐木下、土壤以及蚁巢中找到它们的身影。
缺翅目规范用词缺翅目英文翻译Zoraptera 名词定义小型,大多无翅,触角念珠状,9节,口器嚼吸式,前胸节发达,跗节2节,尾须短,1节。通称“缺翅虫”。 所属学科昆虫学 > 昆虫分类与进化名词审定昆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见载刊物《昆虫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将“缺翅目"翻译成法文 Zoraptera是将“缺翅目"翻译成 法文。 译文示例:半年审查会议将有以下目的:(a) 审查在实现《框架》目标和承诺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建设和平委员会在几内亚比绍的参与的整体情况;(b) 使国际社会集中关注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建设和平差距;(c) 评估几内亚比绍政府、建设和平委员会以及其他...
缺翅目的昆虫发育经历渐变态过程。其繁殖阶段,卵形如珠,孵化时卵内胚胎在膨胀阶段,头部的上胚膜会突然破裂,释放出第一龄的若虫。新生若虫配备有8节触角,全身覆盖着短小的毛发。在发育过程中,有翅型若虫在成熟期,触角可以增至9节,头部两侧具备复眼,额面上则有三个单眼。中、后胸部分,它们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