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壶歌的意思 “缺壶歌”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抒发壮怀。 出处《世说新语笺疏》。 详细释义: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为节拍,壶边被敲得尽是缺口。 引证解释:晋 王敦 酒后辄咏曹操《乐府歌...
缺壶歌 [ quē hú gē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uē hú gē ] 晋王敦酒后辄咏曹操《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
“壮怀犹见缺壶歌”出自金朝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三》。“壮怀犹见缺壶歌”全诗《论诗三十首·其三》金朝 元好问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作者简介(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
晋朝时,王敦酒后常常吟诵曹操的《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一边吟诵,一边用铁如意敲击唾壶,以助兴致。由于频繁敲击,壶边渐渐磨出了缺口。这一典故后来常被引用,象征着壮志未酬的感慨。金朝诗人元好问在《论诗》中第三首提到:“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
而在这背后,是一场复杂的权力博弈。🍷 王敦,这位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酒后常常咏唱曹操的《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用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因此尽缺。后来,“缺壶歌”成为了发抒壮怀的典故。🏛️ 在东晋初建时,王氏家族以其强大的势力成为了内部最强大的势力。王导、王敦...
壮怀犹见缺壶歌,承接第一句“邺下风流在晋多”而来,意思是,建安文学的影响长远,即使是在好清谈务虚的晋朝,依旧有王敦这类人物喜欢吟咏歌唱建安诗歌。三、风云若恨张华少 南朝梁钟嵘《诗品》中评价晋朝司空张华:其源出於王粲。其体华艳,兴讬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缺壶歌”。缺壶歌是一种具有壮怀激烈情感的诗歌形式,它来源于晋代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其中有一段以缺壶为题材的赋文。缺壶歌表达了左思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他坚定的信念和壮志。缺壶歌不仅传达出激昂的情感,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酒后,他吟唱着那首缺壶歌,象征着他虽面临朝廷猜忌,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豪情。王敦曾试图以陈颁取代湘州刺史甘卓,但元帝并未同意,反而调派谯王司马承镇守湘州,这使王敦与元帝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缺壶歌成为了王敦表达壮志的象征,其击壶的场景成为了历史上的典故。每当提及“缺壶歌”,人们会...
词语缺壶歌 拼音quē hú gē注音ㄑㄩㄝㄏㄨˊㄍㄜ 解释1更多:https://www.bmcx.com/.晋王敦酒后辄咏曹操《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
历史典故> 缺壶歌 源见“唾壶击缺”。用为发抒壮怀的典故。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缺壶歌相关 和氏泣 和氏泪 和氏玉 和氏璞 和氏罪 和熊之训 和玉 和玉悲 和璞 和璧 和癖 和羹傅鼎 和羹梅 和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