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瓦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缸瓦窑村,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一处重要的瓷窑遗址,也称“赤峰窑”或“赤峰缸瓦窑”。缸瓦窑遗址始烧于辽太宗或辽世宗时期,经金、元两代后废弃。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文化堆积层厚1.5—3米,是辽国最大的瓷窑,在该窑址已发现了20多座马蹄窑和1座...
缸瓦窑,又称赤峰窑,位于内蒙古昭乌达盟赤峰市西南约60公里的缸瓦屯,是辽代的官窑,也是目前发现的辽代瓷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占地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该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同时生产白瓷黑花器、三彩及单色釉陶器、茶叶末绿釉器和少量的黑瓷。缸瓦窑所烧制的白瓷,胎质微黄并含有黑色杂点,釉色混浊偏黄,产品有杯、碗...
一、辽代主要瓷窑-赤峰缸瓦窑 赤峰缸瓦窑,其窑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西南缸瓦窑屯,大约在辽代早期烧造,于元代停烧,是辽代规模最大的官方瓷窑。赤峰缸瓦窑的产品深受北宋北方瓷窑的影响。产品以白釉瓷为主,兼有三彩器、茶叶末绿釉器、黄釉瓷器、酱釉瓷器、白地黑花器等。白釉瓷有粗精之分,一般以粗白瓷居多。粗...
历史民族史> 缸瓦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松州西南(今内蒙古赤峰西南缸瓦窑村),建在半支箭河北岸台地上。曾发现“官”与“新官”字款和窑具,知为官窑。是目前发现契丹地区最大的一处窑址。占地约1平方里,遗存堆积厚达2—3米。烧制时间长,一直沿袭至元代。制品种类甚多,发现有盘、碗、杯、碟、...
廉江横山缸瓦窑:传统陶艺,薪火相传 陶器是廉江市横山镇的 历史文化特色和传统产业之一 特别是横山缸瓦窑这个地方 在廉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压制陶坯 走进缸瓦窑,随处可见陶器的身影,陶水管、砂煲、水缸、泥壶、筷笼等日用陶器(注:俗称“缸瓦”)比比皆是,甚至连有的房子和围墙都是用废弃的陶器垒砌...
缸瓦窑是位于内蒙古昭乌达盟赤峰市西南六十公里的辽代官窑,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辽代瓷窑中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约一平方公里。 缸瓦窑制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群山环抱,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高岭土,在离窑场10余公里处的松山州还是辽代商贾集散地。
缸瓦窑,一个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六十公里处的古村落,也以“赤峰窑”或“赤峰缸瓦窑”知名。该地考古发现丰富,遗址图片展示的器物种类繁多,包括白瓷、白底黑花、三彩及色陶器。其中,白瓷占据了主导地位,器形多样,如杯、碗、盘、碟、壶和罐等。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的带有“官”字铭文的窑具,...
据说,缸瓦窑村以前以生产瓦缸而闻名,近代时期他们生产的瓦缸还远销国内外。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适合党团活动的圣地。公园是开放的,没有门票,江边还有很多停车场,停车费大约2小时5元左右。村里有一个红军纪念广场,还有南宁本土抗战革命英雄林景云的故居。林景云是缸瓦窑村本地人,也是南宁二中的校友。此外,这里...
缸瓦窑从公元十世纪初叶起,便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具代表性的古陶瓷产地,也是在国内分布范围最广、生产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烧制品类最齐全、工艺水平最高的辽代瓷窑遗址。鼎盛时期的缸瓦窑,沿半支箭河100多窑口相连,景象煞为壮观。经历了辽金元三朝,延续时间长达400多年,一直独领草原瓷都的风骚。明朝永乐初年,...